您的瀏覽器不支 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搜尋素材:
開啟素材搜尋視窗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首頁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創用CC專區
CC 常見問答集
CC 專文
關於我們
網站簡介
政策說明
資料授權規範
夥伴介紹
訊息公告
最新消息
新聞稿發布
活動訊息
開放資料
條款及宣告
公共財專區
轉譯資源
教育資源專區
島嶼生活誌
其他服務
相關連結
主題網站
常見問答
會員貢獻條款
著作權爭議處理
聯絡我們
網站相關條款
網站使用條款
隱私權宣告
Cookies宣告
:::
首頁
主題
主題
精選主題
關鍵詞
Future-Formosa-Culinary-Lab
NFT
《島嶼未來料理教室》NFT設計工作坊
「召喚身體的飲食記憶,煉成專屬你的記憶食譜 NFT!」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第 1 個「公共飲食記憶 NFT 化」實驗計畫於臺北、臺南舉辦四場以「推測設計」為核心的參與式體驗工作坊,由編舞家與引導師,透過一連串的肢體引導、想像和對話,挖掘及連結蘊藏身體感知中的飲食記憶,並讓參與者書寫下來。接著與生成式AI 「ChatGPT 4o」協作,製作出3D 「記憶食譜 NFT」。最後於線上工作坊發表,以拍賣會的概念,邀請所有參與者在雲端上「圍爐」、分享各自NFT背後的飲食記憶,收藏彼此的NFT。 這些飲食記憶透過NFT不可替代、數位交換的特性,被永久保存並流傳,期望每個人都能回首屬於自己的飲食記憶和歷史,經由公共化的途徑與媒介,成為社會記憶的一部份,構築社群認同的可能。
關鍵詞
國家文化記憶庫飲食記憶推動計畫
超時空島嶼餐桌
《島嶼庫客 Islands Cooker》
《島嶼庫客 Islands Cooker》系列影片致敬1962年開播的臺灣美食節目《傅培梅時間》,影片以偶劇實拍影片的方式,由島嶼料理大師「酷可」(Cooker)主持,透過料理教室形式呈現世界中的臺灣飲食記憶。在七集的節目中,酷可帶領觀眾以蒸籠攝影棚內的「微波食光機」開啟了一場場的料理時光旅行,一路從四百年前大航海時代對臺灣飲食的影響,到當代社會對臺灣料理的想像,探索「臺灣人」的飲食群像,細品臺灣飲食文化背後的歷史與記憶。
關鍵詞
平安鹽祭
臺灣鹽業
《海鹽與信仰的交融:平安鹽祭》
每年10月至11月,南鯤鯓代天府舉辦的鯤鯓王平安鹽祭總是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信眾和遊客。然而,這場祭典並不僅僅是一場宗教儀式,它承載著臺灣鹽業發展與信仰文化交織的深厚歷史脈絡。
關鍵詞
常民文化
漁民生活
海風中的歲月-臺灣漁民的日常與傳承
臺灣四面環海,自古以來,漁民生活便深深融入了沿海地區的的文化與日常。漁民們日復一日與大海共生,在搏鬥與依賴之間,逐漸形成了對海洋的敬畏,並塑造出獨特的討海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漁民的技藝與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他們對海洋的深厚情感與代代相傳的智慧始終未變。從日出的忙碌到海神的庇佑,漁民的生活既充滿辛勤勞作,也承載著代代相傳的豐富文化內涵。
關鍵詞
Future-Formosa-Culinary-Lab
Islands-Cooker
▞▚▞ 超時空島嶼餐桌 ▚▞▚ 國家文化記憶庫飲食記憶推動計畫
您是否曾經想過,每口我們吃下的食物,為何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們日常熟悉的味道,實際上濃縮了時間與歷史,被「超時空」共時地呈現在飲食上,反映了臺灣在全球歷史中遷徙與交流的痕跡所形塑出的深刻飲食文化與記憶,豐富著島嶼餐桌的多樣樣貌。 「國家文化記憶庫」所打造的「超時空島嶼餐桌」(Time-Space Dining Tables (@Taiwan)),從過去、現在、未來交織的飲食記憶與歷史,開展出系列主題影片《島嶼庫客 Islands Cooker》,探索臺灣飲食文化歷史淵源;並藉《島嶼未來料理教室——NFT設計工作坊》融合未來元素,挖掘參與者的飲食記憶,將各種島嶼飲食記憶與歷史,呈盤上菜,開展一場超時空的島嶼餐桌盛宴。 112-113 年 國家文化記憶庫飲食記憶推動計畫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主辦單位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文化記憶庫 執行製作 ❙ 畸零地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詞
古蹟修復
文資保存
重現歷史風華:文資修復與古蹟保存
文化資產的修復與保存,是一項長遠且艱鉅的任務。透過這些努力,我們得以將歷史的風華重新展現於世人眼前,並使其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其文化價值。每一座修復古蹟的背後,都是技術與文化的融合,是對歷史的尊重與對未來的承諾。這些修復與保存工作,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與延續,更是為未來世代鋪設的文化基石,讓歷史的聲音在時間的長河中持續迴響。
關鍵詞
臺灣甜
常民文化
臺灣甜:島嶼的甜蜜滋味
數百年來,「糖」是臺灣的重要物產,糖的生產與消費是臺灣社會人相當重要的經濟活動,並形塑出獨特有的飲食文化。例如在臺語中就有許多以「甜」寓意吉利的俗諺,像是如「食甜甜笑微微,食甜甜好過年,食甜甜大趁錢。」 本展覽從生產、消費、情感三個角度探討臺灣的甜食文化。 策展人: 許雅玲
關鍵詞
常民文化
七夕節
一期一會-守護之神七娘媽
在東亞文化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深深植根於民間文化和習俗中。它不僅成為七夕節的重要象徵,也在文學、藝術和傳統習俗中得到廣泛表現,成為人們表達愛情、勤勞和智慧的重要題材。每年的七夕節,人們通過各種習俗活動來紀念這個故事,如乞巧、祭拜織女星等,這些習俗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關鍵詞
常民文化
臺灣甜
文學、電影中的家族飲食記憶
作者:白佳琳(賴和文教基金會)
關鍵詞
臺灣甜
甜蜜
黏結甜蜜關係
婚喪喜慶等人生大事,總是少不了要來點甜。不管是結婚分送的喜糖,還是喪禮後的點心,在生命的重要時刻,甜味從不缺席。尤其人生路漫漫,親朋好友相聚,都應該來點甜。甜縮短彼此的距離,進一步黏結並鞏固所謂的「甜蜜關係」。 作者:潘建維(英國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博士)
關鍵詞
常民文化
臺灣甜
國民外交甜
CNN在2015年的一項調查,公布臺灣是擁有世界最美味食物的地方,這項軟實力讓原本面臨殘酷外交困境的臺灣找到另一條出路,即利用臺灣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來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AI教父黃仁勳颳起的夜市旋風、總統就職國宴特別設計的臺灣特色美食,都是透過美食進而分享臺灣文化的一種外交模式,而其中風靡全球的珍珠奶茶,在美食外交上確實成功展現臺灣最強軟實力。 作者:張玉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顧問)
關鍵詞
臺灣甜
新移民
新移民新滋味:婚姻移民帶來的椰糖和棕櫚糖故事
這篇文章探索了來自柬埔寨、越南、印尼和菲律賓的婚姻移民帶來的甜點文化與共同的甜蜜記憶——以椰糖和棕櫚糖製作的消暑甜品。這些甜點不僅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還承載了移民們對家鄉的思念。 炎熱的午後,放學鐘聲響起,早已被汗水浸濕了衣衫的孩子們背著書包,興高采烈地奔向家門,最期待的莫過於是父母準備的那碗冰涼甜品。對於來自柬埔寨、越南、印尼和菲律賓的婚姻移民而言,這些甜品不僅僅是消暑的美味,更是一種溫馨的家庭記憶。 而這些新移民將家鄉記憶帶到了臺灣。 撰文與拍攝:南洋臺灣姊妹會計劃協調員 周慧盈、南洋臺灣姊妹會成員 梁麗群 甜品製作與故事提供:南洋臺灣姊妹會成員 梁麗群、洪榮細、洪滿枝、蔡麗清
關鍵詞
臺灣甜
糕餅
點心新選擇:餅店
臺灣的糕餅製品,以原料來說,分為米製品、麵粉製品、糖製品三大類。米製品如紅圓、紅龜粿、發粿、鳳片糕等,麵粉類包含壽桃、大餅、柴梳餅、水果餅等,糖製品則有糖塔、合婚糖等,簡單三種原料便能發展出數十種糕餅,照應臺灣人的一生所需。它們既銘刻了臺灣人人生的重要時刻,並成為可口的點心,留下香甜飽足的回憶。 作者:林欣楷(臺南路上觀察團)
關鍵詞
冰果室
冰果室
沁甜消暑的滋味:冰果室
炎炎夏日,在街角尋覓冰店消暑,已經是臺灣人日常。無論是剉冰、枝仔冰、冰淇淋、水果切盤,還是一杯清涼果汁,都能讓似乎快要熱到蒸發的身體獲得短暫救贖,但這份看似平凡的習慣,其實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背後牽涉的故事,是製冰與保冰技術的演進、城市空間的演變,與延綿不斷的甜味記憶。 作者:邱睦容(臺南路上觀察團)
關鍵詞
在地知識
臺灣甜
藝術創作中糖的生產與勞動
作者:周馥儀(賴和文教基金會)
關鍵詞
常民文化
臺灣甜
捏塑甜蜜願景
糖,不只是可吃的甜味物,還可以是很有「看頭」的玩意兒。在匱乏時代,糖果是孩子們最愛,特別是經玩糖人的吹、畫、拉的糖塑後,就變成好吃童玩。今天,這種玩意兒不再流行,文化轉譯的本土糖雕,正在發生中。 做糖的、吃糖的,不足為奇,但玩糖的,讓糖有了百變容顏。 策展人:蘇恒安(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教授)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麥芽糖
古法的保存與新生:以麥芽糖為例
麥芽糖,這個琥珀色的香甜糖漿,是臺灣傳統甜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從街頭小吃到精緻糕點,麥芽糖的身影無處不在。它不僅是一種甜味來源,更承載著臺灣人的童年回憶和文化傳承。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麥芽糖的製作過程,以及它在臺灣甜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 陳力航(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采松有限公司研究統籌)
關鍵詞
枝仔冰
古早味
臺灣甜-記憶中的古早甜味
在臺灣,甜食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傳承。當我們回想起兒時的記憶,許多甜美的瞬間都與那些小小的甜食緊密相連。這些甜食,無論是巷口攤車的枝仔冰,還是雜貨店的懷舊糖果,都是我們童年時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這些傳統的甜食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互交織,形成了獨特的今昔對照。
關鍵詞
韓石泉
韓內科
從藏書感受照護的溫度— 韓石泉醫師
「從藏書感受照護的溫度— 韓石泉醫師」線上展覽,有別於臺史博「照護的溫度 : 府城韓內科病歷的故事」特展展出的實體病歷文物,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典藏的珍貴素材,包括韓石泉醫師的藏書與重要生活影像,生動呈現韓醫師的生命故事。 作為府城近百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開業醫院之一,「韓內科」診所自日本時代創立以來,歷經九十餘年風雨,無論是戰爭空襲還是戰後重建,始終陪伴著臺南市民,見證了府城近一世紀的生活變遷。韓石泉醫師的一生,不僅專心致力於醫學領域,擴展醫療事業,更活躍於當時的社會運動中,展現其積極投入的熱忱。 本次線上展覽藉由記憶庫中的數位文物與資料,傳遞韓醫師對臺灣社會與醫學專業的貢獻與溫度,使我們得以窺見這位集醫療專業知識與社運行動力於一身的醫師之社會生活與人文思想,進而了解在日本時代與戰後時期府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各個時期流行病的狀況及醫療上的挑戰。韓醫師留下的珍貴回憶,正是他一生對臺灣不變的照護溫度的最佳見證。
關鍵詞
原住民
傳統文化
原住民祭儀飲食-與祖靈溝通的橋樑
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擁有許多不同族群文化風貌。目前臺灣正式認定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每一族都擁有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傳承,包括像是極具特色的傳統飲食文化。這些飲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更是對祖靈的一種尊敬與溝通的橋樑。透過傳統的食物和飲食規範,以維持族群的凝聚力和文化的連帶。在飲食這個文化的交匯處,我們彷彿可以見到一種古老而美麗的儀式,以飲食為媒介,向祖先致敬,與他們保持著長久的連結。
關鍵詞
刈香
西港刈香
刈香文化-三年㇐科的進香盛會
廟宇香科活動是在地文化特色的展現,對喜愛傳統廟宇文化及香科典故的遊客,更是認識在地常民特色生活必訪重點。臺南一帶,將神明對所轄香境進行大規模、地毯式的遶境行為,稱之為「刈香」,與台灣各地十分盛行的進香活動,主要差異在廟宇位階的不同:進香指小廟回到祖廟的謁祖行動;刈香是大廟的神明,出巡境內各角頭,以庇佑信徒闔家平安。
關鍵詞
傳統工藝
寺廟藝術
記憶中的技藝–傳統建築中的藝術與工藝
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2019年的國情介紹,臺灣宗教建築(寺廟教堂)數總計有15,175座,其中佛道寺廟就高達12,279座!這個數字還不包含許多未登記在案的各地神壇宮廟,就已經超越全臺四大便利商店總數! 可以想見的是,即便信仰不同的宗教,甚至沒有特別的信仰,只要生活在臺灣,一定都曾在無意間輕瞥過不少廟宇絢麗多彩的裝飾藝術。 如果將這些廟宇視為傳統藝術的博物館,臺灣可說是全世界擁有傳統藝術博物館密度極高的地方呢!
關鍵詞
常民文化
婦女節
婦女節-臺灣女性國際發光
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又稱38國際婦女節,每年到了3月8日,世界各國多會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而這個節日是源自於20世紀初的西方國家,婦女走上街頭爭平權,「麵包加玫瑰」成為了當時的提倡口號,象徵婦女不僅在經濟、文化及精神上都該享有平等幸福的權利。本文藉由女性精彩的故事,見證她們在各自領域中的卓越成就,並展現出臺灣女性的多元才華與力量。
關鍵詞
常民文化
元宵節
龍年元宵節 你龍我龍樂龍龍!
大家總說過完元宵節才算是過完農曆新年! 元宵節各地都有自己特殊的慶祝方式,也有匯聚創意和觀光的臺灣燈節。 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大意是過往元宵節是人們社交的重要場合及機會,當然現在也依然重要。 本篇挑選了幾個臺灣獨特的慶祝方式,有些激烈,有些耐久。 今年龍年元宵節,肯定大家都會你龍我龍樂龍龍!
關鍵詞
常民文化
農曆新年
文化采風:迎春祈福 臺灣春節年俗
農曆新年,是家家戶戶最期待也最忙碌的日子,迎新年的方式既多元又豐富。從除夕團圓大掃除、吃年夜飯,再以響亮鞭炮聲揭開大年初一的序幕。探索農曆新年的傳統文化背後意義,「春聯」不僅是一種裝飾,更是為未來的期許寫下的藝術;「壓歲錢」不再只是收禮物拿紅包,更象徵整個家庭的祝福;家喻戶曉的「舞龍舞獅」除了呈現技藝高超的表演外,也象徵好運與驅邪擋災;而最期待的「鞭炮」不僅是用來驅邪趕魔,更是迎新春、跨新年的重要元素。
關鍵詞
在地知識
臺灣醫療誌
別擔心會被世界遺忘,漢生病的心靈寄託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訂定為世界防治漢生病日(World Leprosy Day)。 法國海外科學研究院院長法勒魯律師(Raoul Follereau)因為看見病患的痛苦是來自社會的歧視,而訂定了1月25日為紀念日,希望能夠喚起大眾對於病患人權的議題。 漢生病曾被稱作痲瘋病(及眾多別名),許多問題源自於錯誤的認知和不了解,臺灣的病患在人權團體努力下逐漸受到正名以及關注。 在全球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疫情下,曾經染疫的民眾已體會到被隔離所帶來的痛苦,包括心理、情緒和社交層面,但我們仍難以想像當時樂生療養院院生們被隔離的狀態。今日,我們從資料記載中爬梳,可以了解到當時院內的社交情形以及近代院生們面對世界仍保有的創意和精神,直至晚近逐漸呈現在大眾的視野。無論如何,別擔心會被世界遺忘。 在全球疫情下大眾皆體會到被隔離所帶來的痛苦,包括心理、情緒和社交層面。難以想像當時樂生療養院院生們被隔離的狀態,從資料中記載依稀可以看到當時的社交以及院生們的創意和精神延續被大眾接受。無論如何,別擔心會被世界遺忘。
關鍵詞
臺灣醫療
防疫措施
疫病與社會:抗疫故事
回顧臺灣醫療歷史,從烏腳病到COVID-19,我們看到了這片土地上,人們面對疫病的堅韌和奮鬥。從王金河醫生對抗烏腳病的故事,到林鄧璐德在社區衛生防護上的無私奉獻,再到SARS和COVID-19期間臺灣展現的挑戰與突破,每一次的考驗,刻劃出人們生活在疫情下堅毅不懈的生命力;每一個故事都標示著臺灣在醫療領域的重要進展和成就。
關鍵詞
1624
17世紀
嚐見.17世紀—追尋當代臺灣常民生活裡的17世紀
17世紀20年代,荷蘭人、西班牙人相繼來到臺灣,這座島嶼被登入於海權爭霸舞臺上,與當時國際情勢變動愈趨緊密,而這些外來的歐洲人給島嶼帶來繁重稅賦、族群衝擊外,同時帶入的飲食、信仰與建築等元素,亦與臺灣常民生活記憶融雜交會,直到現今。 幽微的故事連結,就如同寫道荷蘭船醫與臺灣女子相戀生子且傳唱至今的「安平追想曲」,當時人群相遇的島嶼記憶,於今日的常民小吃、信仰祭祀、市街建築中持續傳述書寫著,也成為國家文化記憶庫中追尋17世紀臺灣常民生活的吉光片羽。
關鍵詞
常民文化
當代議題
多元族群文化
臺灣這塊多元文化的交織之地,見證無數移民與文化融合的故事。 12/8是聯合國於2000年宣布的國際移民日,同時也是臺灣的移民節。 除此之外,12/28為臺灣的全國客家日。 兩節慶都訴說了臺灣由不同族群所組成,而臺灣的族群和文化是如何發展的, 讓我們透過記憶庫一起來探索這些故事,感受臺灣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深度。
關鍵詞
移民
農村移民
時代交匯:臺灣移民文化與融合
臺灣這塊多元文化的交織之地,見證了無數移民與融合的故事。從花蓮移民村的日式農舍,映照出日治時期對臺灣農業與文化的深刻影響,到農村精英的都市遷移,呈現出臺灣社會結構與教育制度的轉變。這些遷移故事,不僅反映了臺灣農村向都市的轉移趨勢,也揭示了時代交匯更迭的背景。而跨國新住民如何在文化差異中努力融入並豐富臺灣社會,也是這些故事的重要部分。南洋的跨國商業探索,我們看到臺灣人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精神。這些照片不僅是記憶的載體,也是臺灣歷史多元面貌的生動展現,訴說著這塊土地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故事與夢想。
關鍵詞
在地知識
客家信仰
信不信,客家族群的多元信仰
不敢相信!原來客家族群也信這個? 臺灣的信仰多元,廟宇數量驚人。客家族群為人熟知信奉開漳聖王、三山國王與義民爺,除此之外,其實客家人的多元信仰歷史悠久,例如民國四十年代美國基督教開始進入到客家庄佈道。而在許多閩客和原住民族群的交界之處,也出現許多信仰相互影響的狀況,除了過往信奉的延續,也有像「搶成功」是921後民眾自己辦理的祭典活動。無論如何,客家族群的多元信仰都展現出臺灣人對於信仰的包容性和可能性。
關鍵詞
原住民
歷史記憶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歷年成果
為落實政府發展文化經濟力之政策方針,與國民共享與共構文化數位公共化,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辦理「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進行文物、古道及原文館展覽等詮釋資料進行理整建檔及數位化資料優化工程,將典藏之原住民族文化寶藏納入國家文化記憶庫系統,建置屬於臺灣原住民族主體性之資料庫。 112年至113年為符合國家文化記憶庫2.0主題-文化記憶的創造性轉化進行現有素材主題性的呈現及素材轉譯,持續將臺灣原住民族珍貴的文化素材及歷史記憶故事保存紀錄下來,藉此充實提升文化素材,擴大社會群眾的參與連結,推動原住民族記憶之數位保存與公眾參與,運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平台,整備散落各地的原住民族記憶與地方知識。 執行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關鍵詞
當代議題.影視文化
近代影視映像
透過大螢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角色的人生片段、一段滑稽的喜劇、甚至是一條歷史的長河,影視之所以誕生,除了娛樂目的外,教育跟歷史紀錄也都是重要的功能之一,雖然影視裡看到的不全然是歷史真相,但是會反映許多時代的記憶。在金鐘獎、金馬獎等重要影視頒獎典禮輪番上陣的年底,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將以「臺灣影視記憶」為出發,透過記憶庫的素材,帶領民眾理解臺灣近代的影視記憶與脈絡。
關鍵詞
當代議題
影視記憶
影視裡的臺灣記憶
透過大螢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角色的人生片段、一段滑稽的喜劇、甚至是一條歷史的長河,影視之所以誕生,除了娛樂目的外,教育跟歷史紀錄也都是重要的功能之一,雖然影視裡看到的不全然是歷史真相,但是會反映許多時代的記憶。在金鐘獎、金馬獎等重要影視頒獎典禮輪番上陣的年底,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將以「臺灣影視記憶」為出發,透過記憶庫的素材,帶領民眾理解臺灣近代的影視記憶與脈絡。
關鍵詞
當代議題
金馬獎
臺灣影人.經典60
金馬獎是亞洲最重要的華語電影獎項之一,這一盛大的電影獎項旨在表揚華語電影的傑出成就,包括導演、演員、劇本和技術等。金馬獎吸引國際知名的影人參與,並推動華語電影的國際發展。它是華語電影界的重要平臺,也被視為一個文化交流的橋樑,將華語電影帶入全球觀眾視野,推動了影片的多元發展和合作。記憶庫帶你一起來回憶,今年獲得終生成就獎的影后林青霞跟陳坤厚導演,以及過去終生成就獎的得主楊德昌導演與侯孝賢導演,這些曾經在臺灣電影寫下歷史的影人們曾經撐起了影壇的一片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記憶庫這些關於重要電影人的記憶吧!
關鍵詞
臺灣歷史
1624開啟臺灣記憶
1624開啟臺灣記憶
1624年,荷蘭人從大員登陸臺灣,臺灣從一個邊陲之島漸漸踏入世界的舞臺,近400年來的發展,經濟發展名列前茅的臺灣,也成為一個在亞洲重要的民主國家。讓我們透過記憶庫一起來認識臺灣,了解這座美麗的島嶼。
關鍵詞
當代議題
眷村文化記憶
時間的刻痕—眷村居住與成長記憶
眷村的形成可追溯至1949年(民國38年)國共內戰後,當時數百萬名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家屬自大陸撤退到臺灣,為了安置軍眷所形成的居住聚落就稱為「眷村」。眷村主要分布在各城市中心或軍營附近,其中臺北跟高雄的眷村數量及人口都是全臺最多。除了軍人外,也有部分是隨政府機關遷臺的公務人員。隨著時間演進,眷村居民多半已搬入現代化的住宅,無人居住的眷村也漸漸成為臺灣歷史發展上重要的文化資產。
關鍵詞
當代議題
眷村文化記憶
時間的刻痕—眷村特有飲食文化
翻閱眷村的飲食記憶彷彿在讀一本有香味的書,每一道菜肴都充滿情感和文化的烙印。眷村的居民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分,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特色料理,而這些飲食習慣來到臺灣後,也滋養了臺灣的飲食文化。飲食記憶承載著臺灣歷史和多元化的精髓,是眷村文化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每一道佳餚中,都見證著眷村生活的豐富內涵。
關鍵詞
在地知識
泰雅族
泰雅族祖靈祭|不只有豐年祭!帶你欣賞泰雅族祭典的多元面貌
討論泰雅族祭典時,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豐年祭,事實上泰雅族的豐年祭已停辦一段時間,近年才有一些部落陸續復辦。而泰雅族真正最重要的祭典,則是感謝祖先庇佑的祖靈祭!泰雅族祖靈祭都是如何舉辦的?對泰雅族人的意義又是如何?今天就來帶你看看這個重要的泰雅族祭典--祖靈祭。
關鍵詞
在地知識
卑南族
解析卑南族祭典|從3大祭典,帶你一起認識卑南族文化與特色
提到卑南族,第一個想到的是出身卑南族的天后級歌手張惠妹嗎?除了阿妹以外,還有胡德夫、陳建年、紀曉君跟桑布依等著名音樂人,都是出自卑南族。卑南族人除了歌唱實力堅強外,也有豐富的歷史、傳統文化值得我們細細探究。
關鍵詞
在地知識
泰雅族
泰雅族紋面|為什麼泰雅族人要紋面?原住民紋面的意義、圖騰解析
紋面是泰雅族特有的傳統文化,也是泰雅族人的標誌,族人們也紋面的傳統文化而凝聚、產生認同,並在不同的臺灣原住民族的部落互動中,漸漸地讓紋面習俗擴散,像是賽夏族、太魯閣族跟賽德克族也有紋面的文化。然而,因著時代的更迭與社會變遷,讓泰雅族紋面文化逐漸凋零消失,所幸許多族人、學者及文化人士的幫助下,協助復興紋面,能讓臺灣人見證令泰雅族人驕傲的紋面。今天就來為你介紹泰雅族紋面圖騰、泰雅族人紋面的意義,一起認識這個泰雅族最具標誌性的文化。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概要|《賽德克.巴萊》故事背景的霧社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臺灣由日本殖民政府統治期間(1895年~1945年),發生許多民變、官逼民反事件,其中又以多次被改編為小說漫畫、影視作品的「霧社事件」最為出名,魏德聖導演更以霧社事件為題材,創作《賽德克.巴萊》這部得獎無數、榮獲國際肯定的經典電影,霧社事件的主角莫那.魯道也因為主導霧社事件的發生,成為臺灣人心中的英雄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霧社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帶來了哪些影響。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鬼月與民俗傳說
繪師黃金田畫出臺灣民俗生活的記憶
臺灣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即便現在時代進步快速,還是存在著許多傳統民俗活動,透過民俗畫家黃金田的畫筆,一起來理解從市井小民的觀點描繪出的民俗記憶。黃金田先生的圖繪記錄了二十世紀中期臺灣居民的生活影像,有系統地介紹民俗慶典、童年趣味及婚嫁禮俗等,呈現常民生活的點點滴滴,讓現代人有機會瞭解過去樸實但豐富的生活樣貌。有些傳統活動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難再看到,透過黃金田的畫筆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原來臺灣的民俗文化這麼豐富。黃金田在農曆七月的民俗活動也著墨不少,其中「跳鍾馗」與「放水燈」則是臺灣在農曆七月仍持續進行的活動。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目前臺灣跳鍾馗的演出形式有二,一種是由演員扮演鍾馗一角進行儀式,另一種則是由藝師操作傀儡戲偶來執行儀式。臺灣的傀儡戲於清代隨著福建移民來到臺灣,分為南北兩派,北傀儡以除煞科儀為主,喜慶為輔。跳鍾馗不僅是其演出的基本項目,也時常是民間請傀儡戲班演出的主要目的。掌中戲班和傀儡戲班的跳鍾馗,皆由師傅操弄懸絲傀儡,布袋戲班的跳鍾馗應源自於傀儡戲班。 放水燈作為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活動,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融合宗教信仰和民間傳說。放水燈最早是一種紀念逝去親友的方式,人們相信水能連接生死界限,通過將燈籠隨水飄移,將祈願和思念傳遞到另一世界。隨著時光推移,放水燈逐漸轉變為祈禱和慶祝的活動。在節慶如元宵節和泰國的「燈篭節」,人們放置願望寫在燈籠上,期盼神明庇佑和願望實現。臺灣則將放水燈與中元普渡相關,用以祭祀亡魂,代表解救孤魂野鬼。總之,放水燈是一項充滿情感的傳統,跨足不同時代和文化,持續演變並保留著人們對生命和希望的深刻意義。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鬼月與民俗傳說
臺灣頭城與恆春的「搶孤」儀式:祈福文化與民俗記憶
臺灣的文化充滿了各種豐富多樣的民俗傳統,而每年農曆七月頭城和恆春的「搶孤」儀式便是其中引人矚目的代表之一。透過「搶孤」儀式,我們可以窺探當地居民透過祈福,連結到對幸福與家庭美滿的渴望,讓此活動不只是民俗儀式,也展現了歷史和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鬼月與民俗傳說
七夕習俗大揭秘:從牛郎織女的古老起源,看愛情的傳統慶典意義
七夕情人節,又稱「七夕節」或「牛郎織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慶之一。它承載著浪漫愛情的寓意,源於古代牛郎與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人們也習慣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向心儀的對象表達愛意。本篇文章帶你一同探索2024七夕日期、由來,並說明七夕意義及習俗,讓大家更瞭解七夕背後的歷史與浪漫氛圍。 2024七夕情人節是哪天?瞭解七夕日期及意義 2024年的七夕情人節為國曆的8月10日,而七夕情人節一直以來,被視為告白和表達愛意的絕佳時機。在這個浪漫的日子裡,不僅情侶之間會互訴情意,各縣市也紛紛舉辦特別的活動,慶祝愛情的到來。例如:安排情侶旅遊景點等,此外,這個特別的日子也成為許多情侶,共譜美好愛情的結婚紀念日,各地政府也推出登記結婚的在地好禮及相關政策,以鼓勵更多情侶在這個浪漫的日子裡步入婚姻的殿堂,共創幸福美滿的未來。
關鍵詞
在地知識
鬼月與民俗文化
鬼月禁忌有哪些?2024鬼門開時間、鬼月習俗一次理解
正值盛夏,是時候迎接農曆七月鬼門開——鬼月的到來。傳統文化中,鬼月是一段讓陰間鬼魂回陽間接受祭祀的日子,為了避免觸犯鬼魂、保住自身平安,會出現許多鬼月禁忌、習俗。雖然現代人對陰陽鬼神之說的迷信程度已逐漸降低,但對鬼月禁忌有多一點了解,不只能保安康,也更能了解來自傳統習俗的智慧。接下來就來替你解析鬼月時間、鬼月由來,與各種台灣鬼月禁忌,讓你更了解這個充滿神秘的節日。
關鍵詞
礦工生活
常民文化
屬於礦工家庭的獨特記憶
這些曾經為臺灣社會與經濟發展做出偉大貢獻的礦工們,以勤奮和毅力為傲,默默耕耘於地底深處。然而,他們的價值不僅止於工作,更體現在彼此間的凝聚力。屬於礦工的文化記憶不僅見證了臺灣礦業的發展,並創造出獨特的群聚生活,礦工家庭間的情誼宛如一縷溫暖陽光,滲透在島嶼的土地上。
關鍵詞
在地知識
礦業文化記憶
臺灣第一口油井? 臺灣油礦起源—「出磺坑」
臺灣,坐擁於山海之間,夾帶豐沛自然資源,同時也蘊含許多原礦資源。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的「苗栗」,是一客家文化的日常紋理、自然花卉伴隨四季的山城,但其實,這裡也蘊藏著一日夜開採的油坑歷史—「出磺坑」。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最南端的「出磺坑」,舊名為「硫磺窟」,有著客語中「出硫磺的山漥或洞穴」之意。其歷史可追溯到1817年清朝嘉慶年間,後龍溪畔的岩石被發現冒出一種黑黃色的液體。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就是石油,聞到一股硫磺味,便誤以為是硫磺,「硫磺窟」因而得名。 出磺坑的第一口油井,最早是在1861年(咸豐11年)由一名理蕃通事邱苟,以徒手掘井的方式開採原油並販售。至此,台灣的油礦史就此展開。 伴隨著時代的推進,出磺坑歷經興衰。清領時期曾增設油礦局,卻因探油技術不足而暫緩,而日治期間又大舉開採,合計開掘約99口油井,展開出磺坑油礦的全盛時期。到了戰後民國期間,出磺坑油礦產業二度輝煌,但後來又因新式機型與人力漸少,以致出磺坑日漸沒落。儘管如此,台灣油礦產業至今仍在書寫歷史,也因出磺坑具高度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現存的建築物及建造設施被列為苗栗縣歷史建築,而這片出磺坑油田更於民國97年(2008年)列入苗栗縣文化景觀。 更讓人欣喜的是,「臺灣油礦陳列館」於民國108年(2019年)規劃7個展覽主題單元,呈現臺灣油礦與出磺坑、油氣形成與探開採、永續發展等,以及陳列館外油井紀念碑、纜車道與鑽井設備等豐富史料文物,讓我們能一覽這份臺灣油礦的黃金年代。
關鍵詞
常民文化
端午與米食文化
端午與米食文化—各地的粽子記憶
當今的臺灣社會,「粽子」幾乎已經成了端午節的代名詞,不管你住在甚麼樣的地區,有著甚麼樣的文化背景,只要談到端午幾乎都不離「粽子」這個關鍵詞,國家文化記憶庫保存了各種族群與文化所吃的粽子,一起來了解各地的粽子吧!
關鍵詞
常民文化
端午與米食文化
歷史悠久的端午盛事—府城扒龍船競渡
在傳統節慶的習俗中,兼具競賽性質與趨吉避邪意涵,並且受到民眾喜愛的就屬龍船競渡了。直至今日,結合了傳統文化、觀光及體育賽事,龍舟競賽在端午依然是地方的一件盛事。 臺南的龍舟競賽由來已久,清朝巡臺御史所著〈赤嵌筆談〉中即描述了海口淺處「鬥龍舟」的情景。開始是在五條港,因為港口淤塞改至運河舉行,在安億橋至承天橋區段沿岸總可以見許多圍觀的民眾。三百年來,扒龍船成為這個水域十分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船槳濺起的水花、搶旗的刺激以及龍船鼓聲至今依然敲擊人心。
關鍵詞
常民文化
端午與米食文化
「米香要爆啦!」—記憶中的聲音與甜蜜滋味
「砰!」的一聲,空氣中散開的米香以及入口的甜蜜滋味,對於四、五年級生而言應該不會陌生。「磅米芳(pōng-bí-phang)」是早期農村社會中廣受大家喜愛的點心,每當爆米香的攤販出現在村莊或是街頭時,大、小朋友們總會滿心期待的拿著用奶粉罐裝好的米,排隊請攤販來代工製作。隨著師傅吆喝的提醒聲,壓力釋放產生了巨大聲響,接著俐落將爆熟的米粒與麥芽糖混合、壓平與切塊,彷彿一場聲音與味道的表演秀。 這種甜香滋味的傳統點心今日多被工廠機器取代,而各式新潮的零食也琳瑯滿目的擺滿了商店櫃架,但在那個物資較缺乏的年代,這難得的享受以及巨響應該還留在許多人的記憶中。
關鍵詞
常民文化
端午與米食文化
地方特有的多元米食文化
臺灣以其豐富的歷史背景而聞名,這使得臺灣成為一個多元族群共存的國家,同時也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飲食在臺灣代表著寶貴的文化傳承,「吃」不只是為了維繫生命,更連結著地方和家族之間的情感紐帶。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特殊的節慶活動中,米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展現了臺灣人對飲食文化的熱愛和創造力。
關鍵詞
在地知識
永續生態
永續經營的在地農業—臺灣紅棗家鄉「公館鄉」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社區,始於清朝嘉慶22年(西元1817年),歷經200年歷史,發展出獨特的墾拓文化,保有傳統客家古樸風情的寧靜村莊,也是臺灣唯一生產紅棗的重鎮。該社區透過石頭彩繪、社區劇場等活動,活化在地社區及推動農村文化保存,曾獲得行政院產業永續經營獎等多項獎項肯定。並舉辦「社區文化劇場」及「石墻鑼響棗芋幸福」等活動,積極推廣藝文社造模式,為在地文化傳承永續紮根。
素材搜尋視窗
×
分類
全部分類
人物與團體
藝術與人文
社會與政治
民俗與宗教
產業與經濟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族群與語言
生物、生態與環境
其他
|
關鍵字
搜尋
資料類型
全部
圖片
影片
聲音
最近大家都在關注
台北市
總統府
基隆
阿美族
陸光一村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
隱私權宣告
。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