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國家文化記憶庫平台擁有多樣化的素材可供您使用,若欲使用於維基百科詞條書寫,建議參考如下: 1. 利用「探索」功能進行素材關鍵字檢索,並可搭配進階搜尋協助您查找欲使用之素材。 2. 若您挑選的素材符合維基共享資源的自由授權條款政策(以國家文化記憶庫為例為 PDM、CC0、CC-BY、CC-BY-SA,「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可轉為CC-BY-4.0),您可依其原始授權狀態直接上傳維基共享資源,之後再由維基共享資源引用至維基百科進行百科條目的編寫。 3. 多數自由授權素材之引用,仍必須遵守姓名標示、出處標示的基本原則。建議格式如:「素材名稱 / 創作者 (撰寫者) / 授權樣態 / 建檔單位 @ 國家文化記憶庫」(範例:「消失的本省眷村 / 詹秀珠 / CC BY-SA 3.0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4. 若您挑選的素材不在之前自由授權政策之列,則必須轉採自身名義,以合理使用之主張擔負相關責任,提交予維基百科,然必須個案衡量該等重製與傳輸,會否造成原作者核心著作權利裡經濟價值流失,並且依維基百科現行政策,此等上傳貢獻,也有可能不受收納處理。故建議不選用此類素材。
回答: 著作權與著作物所有權兩者是獨立存在的,即使協會或團體擁有原件,不代表擁有著作財產權,需先盤點釐清協會/團體擁有那些權利,在該權利範圍內,方可利用。若協會/團體並未擁有完整著作財產權或未取得再授權的權限,理事長不可在未經著作財產權人同意的情況下代為授權,擅自利用可能侵權、引發法律糾紛;若協會/團體已擁有上述權限,並為授權,因為理事長僅是協會代表人,授權者仍是協會,則即使協會更換理事長,亦不影響協會先前之授權效果,故不需重新簽訂授權合約。
回答: 若後續欲利用數位化重製成果,皆需取得原件著作財產權人的授權,同時約定數位化重製成果的權利歸屬。如同意書中僅就「拍攝」一事取得同意,而未約定拍攝成果的權利歸屬,即未取得後續利用的權利。
回答: 會產生衝突,不直接符合非商業使用。建議另洽原作者取得額外授權,或另尋其他圖片代用,或是以投稿者本身的名義,主張合理使用並承擔相應風險。
回答: 首先,須確認該資料是否依著作權法第 30 條至第 34 條仍享有著作財產權者,若屬仍受保護者,須向著作財產權人取得授權;反之,若保護期間已經屆滿者,則可於註明著作人之情形下,任意利用該著作。
回答: 開放非營利授權並不影響該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效果。雖然開放非營利授權意味著放棄非商業性用途下的授權金收入,潛在的收入機會減少,但卻有可能因授權門檻降低,增加著作被利用的機會,進而為創作者或原作帶來知名度,間接提升創作者其他相關作品的商業價值。
回答: 創用 CC 授權是一種對不特定人授權的開放性授權契約,不限制人、時、地,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只要遵循著作人所設的條件,即可自由利用,無須個別再與著作人洽商授權,簡化授權過程,減少利用時的觸法風險,降低人們利用他人著作的門檻,在創作人和利用人之間搭起橋樑,讓創作在全世界流通。
回答: 惟國家文化記憶庫介接多個單位之典藏素材,各素材之授權樣態不全然相同,若遇到素材授權標示為「僅限公開瀏覽」或「非商業利用」等標示,且有索取大圖或商業利用等需求,請羅列欲取得素材清單列表,透過聯繫我們填寫表單或寄 E-Mail 至客服信箱,客服中心會依其清單,提供素材元授權單位之聯繫方式予您自行接洽。
回答: 照片翻拍屬重製行為,非創作,翻拍後不會享有新的著作財產權,機關只擁有照片的所有權 (物權),仍須取得著作財產權人同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