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 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搜尋素材:
開啟素材搜尋視窗
回首頁
網站導覽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แบบ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Indonesia
Melayu
Français
Deutsch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首頁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訊息公告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網站簡介
夥伴介紹
開放資料
公共財專區
CC 專文
資料授權規範
網站服務
主題網站
島嶼生活誌
教育資源專區
相關連結
聯絡我們
常見問答
常見問答
CC 常見問答集
條款及宣告
條款及宣告
隱私權宣告
Cookies宣告
網站使用條款
會員貢獻條款
著作權爭議處理
:::
首頁
互動
互動
記憶時光機
穿越時空重返那一年,隨著不同世代、族群浮現不同的風景
城市轉轉樂
寶島雖小,但在各城市裡,總會發現不一樣的視野
記憶時光機
前往西元
年,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
×
城市轉轉樂
發現在
縣市
臺北市
基隆市
新北市
宜蘭縣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澎湖縣
臺東縣
花蓮縣
金門縣
連江縣
的人、事、物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照片:大池邊往東望
橫式黑白照片,相片收於《寫真帖》內。池塘及矮樹欉。中央為池塘,周圍有矮樹欉,前景有圍籬,拍攝地點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東側池塘邊,該池現為台北植物園園內蓮花池,相片為向東方拍攝,左側遠方煙囪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南門工場。
前美國大使官邸
臺灣的外國領事館始於清末,當時在臺北、淡水、安平及打狗有英國及德國所設之領事館。日據時期,美國在臺北敕使街道(即今中山北路)設立一座領事館,大約建於1925年前後。光復後1946年(民國35年)4月,美國開辦駐臺北領事館,兩年後升格為總領事館。1978年(民國67年)中美建交,1979年(民國68年)1月我政府「終止」對美外交關係,美國駐臺北的大使館於2月28日關閉。建築外觀以淺色系(#dad8
五月天阿信摘金曲28作詞人獎
圖為最佳作詞人獎由五月天阿信以「成名在望」奪得。 第28屆流行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2017(民國106)年6月24日晚間7時在臺北小巨蛋舉行,本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入圍各個大有來頭,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不負眾望,以《成名在望》拿下本屆最佳作詞人獎。當頒獎人魏如萱宣布由阿信得獎,台下粉絲尖叫聲不斷,阿信上台也對著粉絲說,「這個獎是幫你們大家得的,再讓你們叫5秒」。阿信表示,如果沒有拿到這個獎,原已經想好
2019年4月24日開幕式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先生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開幕式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先生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主辦之「茶3.1415」展場參觀,於展區入口主視覺牆停留,由文化部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許耿修主任,說明展出主體內容與設計規畫理念,現場並有眾多媒體拍攝。 在許耿修主任的說明與媒體拍攝結束後,即改由策展單位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主持人徐景亭小姐,引領並解說展出內容。行政院長蘇貞昌先生詳細瀏覽所有展區,並試圖親手參加揉茶體
接待日本建築學者宮下孝晴
艋舺吳氏,居住土地後街三十番戶,其先祖18世金鐘公自嘉慶年間(1800年左右)自福建泉州晉江磁灶渡海來台,迄今已逾兩百餘年,紮根艋舺,並控制第三水門之滬尾渡頭,建立船頭行「吳源吉」具有多艘船隻來往兩岸,見證艋舺的繁榮歷史。 家族代表人物為道光年間鄉紳「吳秋月」、百蝶圖名畫家「吳希周」、奎府聚街保長「吳國安」、頂郊元老「吳聯元」、台北茶商公會書記「吳俊德」、艋稻耆老「吳根銘」、民俗耆老「吳松谷」等
台北植物園之照片-腊葉館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一棟約莫兩層樓高的建築物,其側邊有7扇長形大窗戶;背面有黑筆書寫符號「✓」。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推測,照片應攝於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且該建物應為腊葉館。此照片為林業試驗所前職員鄭宗元所留下一系列戰後早期(推測1950-1960間)台北植物園內影像紀錄。依照周邊場景判斷,此照片應為腊葉館北側的影像。 腊葉館最早興建於1924年,建物今日仍在,林業試驗
六館街尾洋式店屋(南京西路241、243、245、247、 249、251號)/南京西路251號
過渡至全盛時期的牌樓厝:南京西路251號,其樣式為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即後期所謂的巴洛克風格),應受早期模仿洋樓為主的牌樓厝影響,並無設置山牆,但以女兒牆代替,裝修於女兒牆中央,華麗的收邊,強調其中心的重要性,建物刻意裝飾,顯現出屋主刻意表現財富的意圖。南京西路251號立面採用大量綠色面磚(#939289),使用大量的歐洲紋飾,包含變形的柯林斯(Corinthian)柱頭裝飾及仿多立克(Doric
追尋美好世界的李澤藩
本書以兒童繪本加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李澤藩一生與李澤藩美術館。作者徐素霞為李澤藩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時的學生,為畫家、兒童繪本創作者。 書中以兩位小精靈夜遊李澤藩美術館,從館內不同區域的展覽品,包括李澤藩私人生活用品、李澤藩的畫具、李家的舊家具、李澤藩的畫作等,不但介紹李澤藩美術館的設置與展出品,更是透過這些留下來的畫作與器具,讓觀者走進李澤藩的世界,並逐漸了解他做人處事的風格以及他做為藝術家與教育
廠內的休閒運動社團(吳樹榮口述)
此為2019年訪談建國啤酒廠老員工吳樹榮先生之摘述,提及建國啤酒廠每年11月7日廠慶,過去會在此時舉辦運動會。1974年兩班制改為三班制而員工增加時,運動會也曾在敦化北路的臺北市立體育場舉行,足見其規模。廠內曾有籃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登山、慢跑、釣魚等休閒社團,受職工福利委員會及福利總會的補助基金做各種運動休閒設施,例如網球場與籃球場。這些空地在旺季時可能會堆放空瓶,冬季空瓶被送到米酒廠區
「金馬50風華展」周星馳戲服
圖為「金馬50風華展」中展出周星馳在電影《食神》中的服裝與金牌;該片是周星馳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合導。 「金馬獎」創設於1962(民國51)年,其目的在鼓勵傑出電影從業人員,並提升國片水準,以促使電影事業蓬勃發展。2013(民國102)年11月,適逢第50屆金馬獎(期間1964(民國53)年、1974(民國63年)因故停辦)舉辦在即。為慶祝金馬50,金馬執委會籌備超過1年,跨海密集
黃貴潮(Lifok Oteng)收藏的考試參考書照片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收藏的照片,他於上面註解說明這是「1975年代為參加各類考試之準備參考書,主要為高中書」。除了照片之外,他也保留了1975年、1979年和1981年他參加台北市自學進修高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的准考證。黃貴潮曾描述他於1973年6月到1983年在臺北毛衣工廠工作的期間為「孤獨的奮鬥」,除了白天在工廠工作之外,他也用工作所得不斷地購買書籍來研讀,努力充實自己來彌補他
金曲獎常勝軍江蕙出新專輯
圖為民國90年6月19日江蕙的新專輯發表會在凱悅飯店舉行,唱片公司特別把江蕙以前的專輯封面張貼出來,作成舞台背景,江蕙穿著草青色上衣、綠色花裙亮相,相較於過去的造型,大家都稱讚江蕙越來越年輕。為江蕙新專輯寫了許多歌曲的填詞人武雄特地出席記者會,武雄說,他媽媽以前就告訴他,要寫歌就要寫給江蕙唱!江蕙聽了十分開心。 2015(民國104年)第2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臺語女歌手江蕙,評審團認為江蕙唱
1960年雙十國慶閱兵大典(3):三軍儀隊與受校部隊旗兵
1960年10月10日,臺北。在三軍官校及政工幹校學生隊伍的稍前頭,儀態端莊的三軍儀隊高舉著國旗及各軍種軍旗。從相片的最左側至最右側,依次為空軍儀隊、海軍儀隊以及陸軍儀隊,各隊列以四人為一組,中央兩名是掌旗官,另兩名則站在隊伍的最左及右側,為護旗兵,護旗兵手持著上刺刀的步槍。在軍廣場的外圍,有著幾座高台,供國內外記者拍攝廣場內盛大的軍容。 雙十國慶為中華民國的盛大節慶之一,自1949年中華民
第51屆金馬頒獎典禮 星光大道主持人楊千霈 楊達敬
圖為主持人楊千霈(右)和楊達敬(左)打頭陣,走星光大道的畫面。 第5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2014(民國103)年11月22日晚間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登場,按照慣例,傍晚由星光大道率先揭開序幕,近5年主持上百場電影相關活動的楊達敬,對於能成為星光大道主持人,一直感到不可思議,他表示能為金馬獎服務比中樂透還令人開心。從小就對電影十分熱愛的他,國小3年級就開始投稿報紙影友專欄;大學畢業後沒事就常跑電影院
寺廟藝術-鼓樓大鼓
此作拍攝鼓樓內樣貌,現存於鼓樓的兩座鼓,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物。 大鼓立於地面鼓架上,直徑與高度皆為150公分。根據文獻記載,此鼓為日本時代台灣神社所用之物,鼓身據說由整塊柳木刨空製成,與一般台灣佛寺之鼓形式不同,十分珍稀。另外一座體積較小,從鼓樓屋脊頂樑往下懸吊,體積較小,製作年代約為清同治4年(1865年)。 黃適上,為業餘攝影家、艋舺文史工作者。1971年出生於艋舺河岸露天歌場「河
凌波首次返國舉行遊行活動
圖為凌波遊行車隊行經忠孝西路一段與博愛路口,她始終展露著高雅如花的笑容及飄逸灑脫的風采,不停地揮手向觀眾表示謝意。 1963(民國52年)10月30日上午10時許,香港邵氏公司返國祝壽代表團,在團長鄒文懷的帶領下,與凌波、鄭佩佩等人自港搭機來臺。這是凌波成名後首次回國,下機後隨即被影迷包圍,當天原規劃的遊行路線,因安全考量不得不取消。10月31日上午,凌波為回應影迷的熱情,特別補辦遊行活動。其路
日本時代洗瓶機
本張照片為洗瓶機,目的是清洗酒瓶。較早期進場員工都有操作經驗,包括黃有福(1945年10月25日進場)、翁昭民(1959年2月進場)等。製品工序分別洗瓶機、裝酒機、打蓋機、啤酒消毒機,最後是貼標機,完成後蓋草包裝入竹籠內。不同時代的裝酒機具大同小異,主要差別在機器速度。 此台機器操作上是持續不停運轉,瓶子由操作員徒手逐一放入,一整排剛好是40瓶,一般是左、右手抓一次五瓶放入瓶槽內。機器內部有上、
點滴瓶
本件文物是用以實行靜脈注射的相關醫療用品。靜脈注射是一種醫療方法,即把血液、藥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
Pull
×
素材搜尋視窗
×
分類
全部分類
人物與團體
藝術與人文
社會與政治
民俗與宗教
產業與經濟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族群與語言
生物、生態與環境
其他
|
關鍵字
搜尋
資料類型
全部
圖片
影片
聲音
最近大家都在關注
飲食
傳統飲食
媽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
隱私權宣告
。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