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開春暖》走入70年代的臺灣
《花開春暖》為臺灣電影製片廠(簡稱臺製廠)於1976年出品的劇情片,由楊文淦執導,恬妞、梁修身、儀銘主演。在當時臺製廠「紀錄片劇情化」的編攝方針下,本片不僅呈現1960~1970年代為突破外交困境而推動的農耕隊「先鋒計畫」,也前往花卉中心、紡織廠、醫院、機場等地拍攝,在劇情發展中帶出當時臺灣的經濟背景和社會樣貌。透過《花開春暖》電影劇照與工作照,不只是欣賞情節與角色發展,更像在觀看臺灣建設發展紀錄片,引領我們進入1970年代的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編輯,個別被編輯素材得點擊鏈結至原頁面閱讀出處資訊,若有轉載利用之需求,請依各編輯素材之授權與限制範圍之指示,2025/07/21。
- 藝術與人文
- 臺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
- 楊文淦
- 花開春暖
- 霧峰
田尾花卉中心
此張劇照為演員恬妞(左)、劉尚謙(右)在劇中花圃場景,照片中廣袤的花田取景自田尾花卉中心,為現今的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時至今日,田尾仍是臺灣最大的花卉集散地。
台元紡織廠
此張劇照為演員陸一龍(右二穿黑褲者)在劇中台元紡織廠場景,取景自台元紡織公司,為現今的新竹縣竹北市台元紡織竹北總廠。
台元紡織廠
大興化學纖維公司
此張劇照為演員恬妞(右四穿背心者)在劇中工廠場景,後方可見「大興化纖」四字。當時為大興化學纖維公司,其後於1980年與中興紡織關係企業合併,改名中興紡織廠股份有限公司楊梅化纖廠。
大興化學纖維公司
空軍松山基地
此張劇照為演員水一方(右二)、石峯(右三)與飾演醫護人員的演員在劇中機場場景。
拍攝地點為空軍松山基地,也是現在的臺北松山機場,飛機則是C-47運輸機,由松山基地指揮部提供。
空軍松山基地
醫院手術室
此張劇照為劇中醫院手術準備場景,劇組當時聯繫了臺北市立仁愛醫院(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省立臺北醫院(今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與省立臺中醫院(今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希望拍攝醫院外貌、走廊、救護車、單人病房、手術室等,皆有出現在電影中。
醫院手術室
醫院走廊
此張劇照為演員水一方(前排右)、恬妞(前排左)在劇中醫院場景。
王功鵝塘
此張工作照為演員恬妞(左)、梁修身(右)在劇中鵝塘場景,拍攝地點為彰化縣王功。
王功鵝塘
客廳即工廠
此張劇照為演員恬妞(左)、水一方(右)在劇中周家客廳場景,雖然是製片廠內搭設的布景,但畫面中兩人正從事編織加工的動作,真實呈現出那個年代在「客廳即工廠」的口號下,臺灣家庭客廳中的日常風景。
客廳即工廠
農耕隊
此張劇照為演員梁修身(左三)與飾演非洲農民的演員,在劇中農耕隊墾殖場景的拍攝畫面。電影中特別剪輯了1974年臺製廠與外交部合製的紀錄片《真摯的友誼》片段,使農耕隊的情節更顯真實。然而仔細觀察劇照細節,不難發現這些鏡頭其實都是在臺灣拍攝完成的!
*紀錄片《真摯的友誼》:當時為宣揚「四海一家」的外交政策,臺影指派製片課長端木煊及技師駱榮本等人至中非甘比亞、馬拉威等與我國農業技術合作的國家實地拍攝,該片獲得1976年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啓發性社會精神獎」。
農耕隊
相關影片《中非農業技術合作》合集
透過《花開春暖》的一幕幕場景,我們看見一個既熟悉又遙遠的臺灣。 照片中的客廳、機場、花圃,是否有大家熟悉的地方呢? 那些日常風景,或許就藏著一段段時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