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人講堂精彩花絮】臺史博X故宮:大航海時代的跨館對談(113.1.27)

從世界到臺灣——蘇峯楠(國立故宮博物院)

策展人蘇峯楠表示,民眾對於故宮收藏品的的印象以精緻藝術品為主,特別是中國古文物及海外貢品,而「無界之涯」這個展覽,則藉由特選展品及各國借展而來的多元文物,跳脫從「中國」、「官方」出發的觀點,改由「世界」、「海上」、「民間」的角度來看待中國及當時的世界,當然也特別關注十六世紀海運交會的舞台之一,臺灣。

此展覽的三個單元「大海的時代」、「不期而遇」及「多元新貌」  ,則由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觀點」為主視角,順勢帶到當時「不同文化身份與階級,人們相遇的樣貌」與後來「多元融合的文化交流與物產」。蘇峯楠也分享,入口處《最新太平洋圖》古地圖,因為做成動畫投射在牆板上,常常吸引小朋友與其玩耍:不僅隨著海浪漂流,也跟著船隻擺動,文物可以和觀者直接產生互動,是相當有趣的地方。


從臺灣到世界——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到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開展之前,策展人石文誠想藉此這次【人人講堂】的機會,先跟大家分享策展的過程、想法與理念,包含一些些重要文物的精彩曝光。

*為什麼是1624?

四百年前,荷蘭人來到臺灣,1624年就成為臺灣史中相當重要的記憶年份,剛好也接上了這幾年臺灣四百年建城熱潮的連結。然而,除了由外來者的角度去探索,此展覽也希望能由「島」的觀點來看1624年;「你的四百是我的局部」,當時的原住民(包含臺南西拉雅族)早已開始和外界互動,由此可知,1624年不是臺灣「首度和世界相遇」,而是一個「持續全球化的過程」。

*展題為何強調「跨」

展題裡的「跨」,不僅是時間尺度上跨越了十六世紀中晚期到十八世紀初期,也跨越了空間中的航海維度來觀看清帝國的陸權思維,借此觀察這段時間裡,臺灣如何和世界互動?1624其實不只是一個年份,臺灣史也並非限縮在「臺灣島」本身,而是具有貿易與文化等複數意涵的。


閃閃發光的海上舞台 —— 策展人的想像力與展覽品

石文誠有點不好意思的分享,因為很喜歡讀陳黎的詩,其策展過程也受到詩裡「神話之海」的意象所影響:臺灣這座神話之海,在外來者進入之後而成為四方交會的地點,進而變成在海上閃閃發光的世界歷史舞台;特別是當海上地圖的視角翻轉後,觀者可以屏除傳統陸地的觀點,藉著海洋思維去思考臺灣。


【兩位策展人的對談Q&A】

Q:1624作為台灣面向世界的首年,是否有其特殊意義?關於展覽,也想請兩位策展人分享從不同角度去出發思考的1624。

(臺史博)石文誠

A:本來這個展覽不叫1624 ,原本是要談東亞海洋文化的議題,剛好搭上1624記憶熱潮,讓大家也一起關心臺南四百。但展題不只關注荷蘭人與臺灣的關係,名稱中有「1624」是為了讓大家有好的連結和記憶點,希望可以因此讓民眾對臺灣史產生更多的討論和興趣,甚至帶出更多的對話與記憶。

(故宮)蘇峯楠

A:故宮這邊的策展也沒有要特別談1624,反而可以從十五世紀後期到十七世紀前期去一一探索這近三個世紀的轉變,來回答「為什麼1624是對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捩點?」在故宮的框架裡, 1624不是開始,而是一個源自十六世紀全球性的轉變過程 ,並開啟後面更變化多端的時代。


Q:在所有展品中,哪個展品是兩位策展人覺得最具代表性的?

(故宮)蘇峯楠

A:來自中美洲的烏石鏡。這個由黑曜石打磨而成的聖物,在中美洲阿茲特克的文化裡,是祭司才能擁有的神聖物品,後來經輾轉流傳到紫禁城,清宮並不知其由來的以「烏石鏡」為名收入藏冊,直至近年大英博物館也發現類似展品,才解開了身世之謎。 這個物件不僅扣連了大航海時代強權的出現,也體現了阿茲特克帝國經西班牙人入侵而瓦解的過程,讓我們重新聽見了當時無法在生存在新時代的古帝國之音。

(臺史博)石文誠

A:臺灣唯一,在澎湖馬公港沉船出水的日本棹銅,是十七世紀荷蘭人和中國商人往來歐洲市場活絡的證明。那時日本棹銅進出口的交易目的,除了用來鑄造錢幣以外,也因為當時鄭氏王國跟清朝打仗需要製造武器火砲的原料,恰好證明臺灣在十七世紀時與日本以及荷蘭東印度王國貿易的事實。這個澎湖縣文化局所保存的重要文物,說明臺灣在好久好久以前,就已經相當世界化和國際化了。


Q:《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既然是私人收藏,可以分享怎麼借到那幅畫的契機嗎?

(臺史博)石文誠

A:其實這幅畫這幾年已經曝光,但從來沒有公開展出過。這幅畫展示的是十七世紀臺灣原住民和傳教士之間的關係,在今年這麼重要的大展,臺史博花很大的努力及精神去申請,希望這幅畫可以來臺灣展出。私人收藏家身份雖然不願曝光,但希望能經由這樣一個過程,讓藏家瞭解臺史博進行詮釋與說故事的方式,並經由專業的維護、運輸、包裝、等典藏過程,讓對方能放心的讓這幅畫出借到臺灣,以原件方式呈現在臺灣人的面前。




內容描述授權內容描述授權: CC BY-NC
資料提供者文字:盧思蓉 攝影:王倚祈
資料授權資料授權: CC BY-NC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