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人講堂精彩花絮】「舊時光.新語言:數位科技中的古老故事」(112.11.26)

臺灣歷史匯集眾多在地居民的記憶,相關文物也存放並展示在博物館;然而,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過往生活的碎片被上傳到線上資料庫裡,例如國家文化記憶庫已經收藏超過300萬筆的資料。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歷史重回臺灣人民的日常生活。本次人人講堂邀請施登騰老師談論文化與科技的結合,從實務經驗說明歷史與記憶如何開創出不同的應用與策略。

透過科技讓研究變有趣

「舊時光‧新語言」這個題目看起來很生硬,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手機或電腦科技探索自己或過往的故事,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跟歷史資料的距離逐漸拉近,而現在人手一機,人們可以從原本欣賞歷史的角度,搖身一變成為研究者,在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中創造自己的故事。

施登騰老師認為當時代正在轉變,研究人員面對使用者的心態與媒介也要跟著改變。老師的說法並不是要讓科技取代實體的博物館,而是透過線上博物館或資料庫的搜尋與閱讀,擁有先備知識後再進到博物館,會得到更多感動。

「博物館的展覽如何符合各年齡層民眾的期待?」這是博物館策展人員值得思考的問題。AI技術可以讓來自不同背景或知識的民眾參與一項展覽。施登騰老師同時也希望,在資料收集如此便利的年代,所有人都能找到探索故事、以及說故事的方法。

人人都是策展人員

博物館一直以來都帶給民眾「專業但高深莫測」的感覺,過去即使鄰近的學校也鮮少與博物館合作。施登騰老師認為,博物館並非純粹擺放物件這麼簡單的事情,背後需要累積許多研究,只是如何以更親民的方式呈現。舉例來說,有多少民眾能夠精準地鍵入「北宋青瓷汝窯溫碗」?這些學術名詞是否反而成為搜尋的阻礙?

因此,國家文化記憶庫2.0的網頁就列出許多常民文化的主題,包括中元節搶孤、爆米香、或是煤礦產業等。從搜尋介面就展現不同主題,並且透過主題探索互動和參與,甚至有策展的選項,讓民眾能從300多萬筆的資料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脈絡,支撐大家完成關於自身知識的故事內容與趨勢方法。

數位化不只是數位化

對於施登騰老師來說,開發或使用數位科技就像是學會說故事的方法,只要花半天一天的時間就能保存跟紀錄一個完整的事件。但數位化並非僅將物件掃瞄並上傳到網路,而是把內容變成多媒體,並努力傳播出去。國家文化記憶庫2.0裡面不只是官方的影像資料,同時也邀情民眾主動把自己的相關的紀錄,無論是照片或影片,都保存下來。

施登騰老師藉由建國啤酒廠與四方醫院的例子,說明數位化帶給民眾與研究者的好處,科技不僅永久保存歷史建物,也讓有興趣的民眾看見這些建物的完整樣貌,甚至能與歷史人物互動。藉由科技的保存與紀錄,在多年後還能提供大眾繼續研究的機會。

結語

國家文化記憶庫2.0擔負兩階段任務:起初是廣收各種機構的文史材料,第二步則是讓數位材料跟臺灣人民產生新的連結,博物館居中扮演論述的位置。換句話說,博物館開放資料也是希望將話語權交給民眾,因此在國家文化記憶庫2.0的網站設置策展平台與主題平台。所謂的「CC創用」並不只是將資料數位化與開放,而是更進一步讓民眾來利用這些資源,保存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希望讓大家培養找故事、說故事、以及找故事元素的方法,自己成為自己的說書人。


施登騰老師到中國雲南、泰國等地研究青瓷與貝塚,充滿人民生活累積的痕跡。

內容描述授權內容描述授權: CC BY-NC
資料提供者文字:顏正裕 攝影:王倚祈
資料授權資料授權: CC BY-NC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