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年快樂】年除夕到初三的懷舊記憶

除夕夜-為什麼除夕圍爐要吃火鍋?

您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除夕圍爐的桌上總是會出現一鍋熱騰騰的火鍋嗎?

其實「圍爐」源自於從前的人會在年夜飯的桌下擺一個火爐,火爐四周再放置數枚錢幣,象徵闔家團圓,而爐中之火也必須熊熊燃燒,代表一家興旺。這個火爐就是「圍爐」的由來,隨著時代變遷,現代社會已不再使用火爐,才多用火鍋來代替。

其實不論吃什麼菜餚,最重要的還是能在一年的歲末時刻,與家人開心相聚,相互祝福,期許未來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45年的除夕,新竹空軍二村818棟吳冰雲家中。由照片中可以看到桌上有一隻全雞,對於當時的眷村居民吳冰雲來說,可以吃到全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父親養雞生蛋補貼家用,當雞不能生蛋時,就會淘汰成肉雞再賣到市場上。只有在過年時父親會留一隻雞加菜慶祝。

素材連結

--

年初一-小孩穿新衣的喜悅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這首兒時吟唱的童謠,唱出了濃濃的年味,也道出了新年的穿新衣習俗。

在早期社會,物質條件並不富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添購新衣。只有在過年前,家長會帶著孩子去購買新衣服,在新年的第一天換上色彩鮮艷的新衣,去親友家拜年。

這張照片拍攝於四十至五十年代的大溪僑愛新村,當時的物質相對貧乏,每個小孩都會從年頭盼到年尾,期待在新年能夠換上全身新衣。

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漸漸轉變。對於現代的孩子們而言,穿新衣雖然已不再是專屬於新年的福利,但在新的一年裡換上新衣,不僅象徵著對過去的告別,更代表著一個全新的開始。除舊布新,許下新年的新希望。

素材連結

--

年初二- 「回娘家」習俗的時代變遷

在過去的傳統習俗中,夫妻結婚之後,會在婆家過年。所以有不少出嫁的女兒,囿於臺灣民俗上的慣例,只能等到初二才回娘家。「返外家」多半也不會空手,為了表示出嫁後的生活過得富足,多半會準備一些禮物帶給娘家的家人,稱為「伴手」或「等路」。

在高鐵仍未完工的時代,年初二的「回娘家」可以說是公路和鐵路上的一大盛事!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八十七年農曆初二,台北車站一大早就湧入大批民眾等候搭車回娘家。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傳統上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已隨普羅大眾的觀念與家庭生活習慣逐漸改變中,其實只要家庭成員相互溝通、彼此認同,想回娘家,當然隨時都可以!

素材連結

年初三- 逐漸消失的野臺戲

您還記得上一次看到野臺戲是什麼時候嗎?

「野臺戲」是兒時記憶中的古早情調,也是正在逐漸消逝的臺灣傳統藝術。從庄頭娛樂到文化記憶,記錄了臺灣庶民文化的變遷。

民國4、50年代時期,電影院和電視機都還不普遍,一般百姓最期盼的娛樂,就是這些只有在慶賀神明生辰或是新年節慶時,臨時搭建戲台,免費供民眾欣賞的野台戲。

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多元的影視方式產生,早日台下熱鬧的場景早已消失。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民國七十九年的農曆春節期間,當時的台灣省立博物館(現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在台北新公園廣場舉辦布袋戲表演,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參觀。

不論布袋戲、或是歌仔戲,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台上的表演者的演出仍毫不馬虎。下次若有幸見到野臺戲表演,不妨稍作停留欣賞這富含民俗文化的演出。

素材連結


資料授權資料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