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碧月軒

碧月軒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清光緒16年(1890)左右,何敬槐出洋至菲律賓,省吃儉用將所得財富都逐筆僑匯回金門,提供家人的生活開支,也將部分資產回饋鄉里,興建學堂,供地方子弟念書學習。民國9年(1920)何敬槐回到金門籌建碧月軒,花費約白銀7,000元,聘請福州司傅設計,民國13年(1924)洋樓落成。民國19年(1930)年底,何敬槐過世後留下妻兒及海外的事業。三子何以碧前往菲律賓接掌父親的事業,其在南洋有傑出的事業成績,然何以碧仍回到碧月軒與妻兒共同生活。 民國26年(1937),日軍侵華,局勢動盪,何以碧見金門的情勢及環境條件,難以繼續生存,民國28年(1939)舉家遷往新加坡。碧月軒現均閒置多年無人使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碧月軒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2&id=2003033100001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山村浦邊35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
2003-03-31 16:34:36.0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現狀
1. 建築外牆多處裂損、壁體剝落、滲漬痕跡。 2. 建築樓板、屋頂坍塌。 3. 花瓶欄杆多處破損斷裂。 4. 正立面右側柱體及後寮牆右側柱體表層壁面大範圍開裂剝落。 5. 民國109年(2020)搭設鋼棚架防護時,已初步清除內部大型植根。
外觀特徵
依據現場構造遺構與特徵,碧月軒為在舊有的傳統民居格局基礎向上構築,外觀上二樓與屋簷的水平裝飾立面分出上下兩個樓層,洋樓有前後兩處屋頂,對應下方的前後廳區域,其他空間皆做磚坪屋頂。 洋樓入口門額名「碧月軒」,此面向為四柱三開間,整個立面共有七個區域採用不同粒徑的蠣殼洗石子做裝飾牆面的粉刷材料:中央牆面的一樓入口兩側牆面以蠣殼洗石子做八卦形紋飾及柿蒂紋(崁貝殼)等幾何裝飾;門額「碧月軒」其左右有以牡丹及花瓶為題的蠣殼洗石子,示意「富貴平安」。 二樓陽台柱子置有聯對,四支柱子的外側面有兩式聯對,分內外,外側對聯「豈但欲窮千里、須當更上一層」,內側對聯「登高門第須積善、要好兒孫在讀書」,勉勵後代透過讀書學習新知,要提升社會地位必須要積極行善。 屋頂的山頭是二樓陽臺立面四支柱體向上延伸的望柱,山頭的兩柱間砌弧頂牆,牆內有有花圈、老鷹與雙獅等泥塑裝飾,山頭頂有瑪麗亞雕像與天使塑像,山頭的左右柿下懸弧形的女兒牆及望柱,柱頂有祥獅雕像,形成洋樓的視覺焦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已暫時搭設緊急鋼棚架防止雨水侵害,建議定期追蹤立面泥塑裝飾、灰壁、彩瓷是否有脫落情形。
使用情形
閒置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何OO
土地所有人
何OO
土地所有人
何OO
土地所有人
何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06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室內特徵
1. 以大門入口為中軸線,由外至內依序為前廊、前廳、內廊、後廳,廳兩側為房,左右前房從內廊出入,左右後房則由後廳進出。內廊左側為樓梯,通往二樓,二樓格局與一樓接近,不過在前後廳的外牆多設有開落地的開口,裝置欄杆,形成陽臺。 2. 洋樓後廳連結戶外的出入口是要接待賓客之用,為區分對外與對內動線,築一道石砌圍牆包圍洋樓和祖厝之間的戶巷,做與祖厝內部聯繫動線。
是否收費
是否開放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段
1101地號
緯度
24.47937
經度
118.38919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張雅銘主持,2018,《金門縣歷史建築碧月軒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永明國際設計有限公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者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