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俄

跟蘇俄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蘇俄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篇旨在介紹蘇俄,地跨歐亞兩洲,位於亞洲北部與歐洲東北部。早期是一塊荒涼落後地區,一群被奴役的人民,公元5至8世紀,是零落的斯拉夫部落,後被來自波羅的海的海盜所統一,建立了基輔王朝,1240年蒙古人亡其國,一直統治到1840年才恢復獨立。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公國,至四世完全肅清蒙古人的勢力,17世紀彼德大帝即位,使俄國步向強大之國。尼古拉二世繼位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奧宣戰,經兩年戰爭,處處失利,繼之日俄戰爭失敗,國內乃於1917(民國6)年發生大革命,羅曼諾夫王朝乃被推翻,到了1918(民國7)年,共產黨人又以武力推翻了克侖斯政府,取得政權,時當俄曆10月,稱為十月革命,自此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共產政權。「最高蘇維埃」是蘇俄最高權力及立法機關,而根據蘇俄憲法規定:「蘇聯共產黨是政府和人民指導核心」。 蘇俄以文化教育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控制大眾的思想,麻醉青少年的心靈,使他們在共產主義的枷鎖下永永遠遠做著馴服的奴隸。在經濟上,蘇俄自十月革命,布爾塞克奪取政權後,不但没有出現共產主義的天堂,反而使人民長期生活在貧困飢餓之中,食衣住行四大需要,圴讓百姓感到絕大的恐慌。按蘇俄土地廣大,人力及天然資源之豐富,似可不虞匱乏,而其民生慘況之造成,實由於共產王朝的統治者,榨取人民的膏血,作為侵略全球,赤化世界的資本所致。蘇俄擁有強大的三軍實力,並掌握核子武器,用於遂行侵略世界的陰謀,外交上是反美、反西方、侵華、赤化落後地區及奴役其附庸國,反覆的以強力外交、笑臉攻勢、集中目標和不斷的採取主動的手段,以遂行其統治全人類的陰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蘇俄 / 授權人:中國文化大學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PCCU&id=CSH00091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中國文化大學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1969/06/00,
資源類型
論文
語言
中文
作者
陳勻
出版者
國防研究院
數量
16
單位
尺寸
25.3x17.4 cm
補充資料
學號:10599
封面列有:本院資料請勿轉借轉載
簡述的創建者
中國文化大學
介接機關/系統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數位典藏平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