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共匪「人民公社」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共43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4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5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6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7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8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29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0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1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2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3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4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5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6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7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8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39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40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41張
跟共匪「人民公社」有關的相片,第4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共匪「人民公社」

中國共產黨過去以農民起家,以農村為其建立其勢力的基礎,毛澤東更認為「沒有農民就沒有一切」。故大陸社會在19年來的四次大變革中,農民和農村問題,始終是其討論的中心,或為推行政策的動力。而中共的農民政策,亦貫穿了整個變革的過程。變革的過程中,大陸農民由中共的向心力動搖,由動搖進一步認清了中共的真面目,終於形成與中共的尖銳對立,亦成為今日我們對中共鬥爭深厚的羣眾基礎。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對19年來的中共情勢,作一簡略的回顧:中共建立大陸政權後,先後推行「五大運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鎮反肅反、思想改造),「三大改造」(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和「三大革命運動」(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策的實施更使中國固有的政治制度、經濟組織和社會結構,遭受了徹底地破壞。而「文化大革命」,更使大陸社會陷於空前的大動亂。公社組織也隨之癱瘓。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共匪「人民公社」 / 授權人:中國文化大學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PCCU&id=CSH00078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中國文化大學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1968/11/00,
資源類型
講義
語言
中文
作者
洪幼樵
出版者
國防研究院
數量
42
單位
尺寸
25.3x17.6 cm
補充資料
課號:208-2
封面列有:本院資料請勿轉借轉載
簡述的創建者
中國文化大學
介接機關/系統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數位典藏平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