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系統的文字,它於清光緒年間,被人在河南安陽小屯村被發掘以來,總計出土八萬多件,內容古要是記載殷商時期的占卜文字。時至今日,由於年代久遠,考察不易,故僅淪為文字學家的專利,事實上,甲骨文的藝術性亦頗值得加以發揚光大,因為甲骨文在當時有許多也是先經書寫後再契刻,所以現今以毛筆書寫甲骨文,並未違背其原始形態,有時尚能透過刀法追筆法,賦予另一種不同的書寫意趣。此作採對聯的形式呈現,黃色的宣紙以傳達古意,簡單的甲骨文字,作者寫來並不單薄,一筆一畫深沉內斂、收放自如,再配以行雲流水之行書落款,兩者相映成趣,流暢的字體更凸顯其甲骨文古樸原始之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