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施琅提督福建水師攻澎,擊敗明鄭守澎之武平候劉國軒而佔領媽宮,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萬軍汲之不竭,故名「萬軍井」,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琅卒,翌年命建施將軍廟於媽宮澳東街,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更名「施公祠」。是台灣兩座奉祀施琅的寺廟之一。萬軍井,清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施琅攻克澎湖後所鑿,因井泉甚旺故稱萬軍井,曾一度淪為附近居民培養豆芽用的水井,仍有少數居民利用抽水機油取井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