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東縣知本溫泉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影片為「臺東縣知本溫泉」,拍攝時間1969年,放映時間1969年10月1日,片長1分,音軌完整清晰

本影片為1969年由記者白毅負責採訪攝影臺東縣的知本溫泉。知本溫泉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及太麻里鄉的交接處的知本溪旁,畫面中可以看到一輛公車駛在公路上,影片旁白表示當地風景怡人,吸引許多遊客乘車前來;接著畫面轉移到一家溫泉飯店前,據推測有可能為1966年剛建立的知本大飯店,飯店入口處汽車來往絡繹不絕,飯店入口處前方設有噴水池,吸引來居住的遊客參觀;接著畫面轉移拍攝遊客坐在一處開闊空間,觀賞穿著卑南族傳統服飾的原住民表演歌舞,影片聲音收錄原住民的歌聲。影片旁白說到:「在這裡(知本溫泉)您可以欣賞到山地同胞豪放的歌唱,和粗曠的舞蹈,是那麼自然與厚實,當您遊罷山水,還可以跳進溫泉沐浴一番,洗盡滿身的疲乏,享受片刻的舒適,來到知本溫泉遊玩將可使您盡興而歸。」

知本溪主流源自霧頭山,上游流經臺東縣金鋒及卑南鄉的分界處,下游則流經卑南鄉、臺東市及太麻里鄉的分界處,溪流出口位置位於卑南鄉知本村附近。知本溪因內含豐富的溫泉資源,卑南族人很早就知道溫泉的用途,像是知本部落數十年來維持以溫泉水治療皮膚病等疾病的傳統;同時知本溪也承載著卑南族人在溪畔露天洗浴的日常生活記憶。

日治時期日軍推行溫泉地療養計畫,日人在臺灣四處探查溫泉所在地,將知本、北投、礁溪、關子嶺溫泉列為「臺灣四大名泉」。其中知本溫泉作為合適的轉地療養所,1914年(大正3年)臺東廳在知本溫泉建設專供日本官員使用的知本溫泉公共浴場,並且逐年增設相關設施,使得知本溫泉文化發展逐漸完善。戰後臺灣觀光休閒文化興起,臺東縣政府1960年評選知本溫泉為「臺東縣十景」之一,日治時期知本溫泉公共浴場的設施,也輾轉發展成1966年臺東縣第一家三星級飯店─知本大飯店,再加上1972年開通知本大橋,方便遊客前往知本,因此1970年代商人紛紛往知本溪上游興建私人溫泉旅館。雖然臺東縣政府規劃「知本溫泉風景特定區」之內、外溫泉區土地利用,試圖兼顧自然景觀維護與觀光產業經濟發展,但隨著1980年代泓泉、東臺臺等溫泉旅館在內溫泉區相繼建造,與1990年代老爺溫泉酒店進駐等觀光盛況,自然可取得的溫泉水供不應求,旅館業者多購置私人土地,過度開挖溫泉井,破壞知本溪自然資源,就連行政單位也無法阻止。雖然知本溫泉觀光業的興起為此地帶進了財富,也帶給知本部落族人許多工作機會,族人同時也遺失了在知本溪旁原有的生活記憶。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知本溪畔,當時新聞畫面不斷重播金帥大飯店倒塌的影像,象徵知本溫泉觀光產業的災情,也讓當地依賴觀光業維生的族人生活困難,如今族人重建災後的家鄉,持續找尋流失的傳統文化,發揚在地精神。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台東縣知本溫泉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75390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9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