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里七將軍廟

大里七將軍廟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大里七將軍廟與霧峰柳樹湳七將軍爺廟、烏溪畔水德七將軍廟、南投營盤口七將軍廟,均出於霧峰柳樹湳兵慶祠。七將軍信仰的起源是一件記錄在《臺案彙錄己集》裡的〈彰化縣內凹莊及柳樹湳兵民被兇番焚殺案〉的歷史事件。早期四廟供奉的都是六位義士與一隻義犬。


烏溪南北兩岸是當時長期漢番衝突的地點,發生番殺兵民事件,讓駐守這些地區的汛防士兵及居民心生恐懼,轉為祭祀這些犧牲的士兵,祈求心靈的寄託。


後來隨著防守汛塘的裁撤更替,原本主要的祭祀者士兵的調動,使得四廟香火漸稀本土化的緣故衍生出各自不同的傳說故事。大里七將軍廟位於大里老街人口較多之處,信仰與信眾漸漸轉型,成為一座據說尋找失物極為靈驗,香火鼎盛的廟宇。


歷經1935年與2008建,將原名「忠義祠七將軍廟」後改為「七將軍廟」。重建後廟裡分三殿,中殿為忠義祠、左殿七將軍、右殿大眾爺。

20201022日,廟內『神之格思』匾被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登錄為一般古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里七將軍廟 / 撰寫者:謝孟憲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75356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新興路26號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日期
1752-12-08


類型名稱
1752-12-08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大里市志》,﹤勝蹟志 ﹥與 ﹤宗教志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案彙錄己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張志相,《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灣烏溪流域「七將軍廟」源流考論〉,頁173-203,2007。 陳哲三,《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8世紀中葉中臺灣的漢番關係:以彰化縣內凹莊、柳樹湳汛番殺兵民事件為例〉,頁143-173,2009。 維基百科 大里七將軍廟碑文
撰寫者
謝孟憲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