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植物手繪圖稿筆記本②內夾物之十四:紅木植物手繪圖

植物手繪圖稿筆記本②內夾物之十四:紅木植物手繪圖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植物手繪圖稿筆記本②內夾物之十四:紅木植物手繪圖

手繪植物圖,夾於林業試驗所收藏之繪圖筆記本(編號003570.L.000.000)中。正面左下方書寫「紅木」,應為繪製植物之名稱,中央繪一個黑白植物圖樣,圖側有書寫文字;背面書寫「紅木」、「サンタルシタン」(日本名「紅木」)、「1/2大い縮小すること」(縮小為原尺寸1/2)。由字跡推斷作者為王仁禮。

王仁禮(1908-1988),日治時期即在林業試驗所從事繪圖工作,當時協助繪製《臺灣樹木誌》(金平亮三 )中部份的植物線繪圖,也曾至臺北帝國大學(現今國立臺灣大學)協助繪圖。二次世界大戰後回到臺灣省林業試驗所生物科任職,於1948年至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擔任分所主任十餘年。之後回到生物系在腊葉標本館繼續繪圖與分類工作,為臺灣重要的植物繪圖家。


依據日文名,紅木現所指為小葉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繪圖特徵亦相似,依此判斷此圖所繪之植物應為紫檀屬(Pterocarpus)植物。在《恒春熱帶植物殖育場事業報告第六輯》(田代安定,1917)〈恆春熱帶殖育場植物總目錄〉(截至1905年之紀錄)中,此屬共記錄二種,分別為印度紫檀和圓葉紫檀。而在〈恆春熱帶植物園之樹木〉(王仁禮、廖日京,1959)中則記錄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菲律賓紫檀(Pterocarpus vidalianus)和花櫚木(Pterocarpus marsupium)。紫檀屬的植物為重要木材,現今臺灣常做為行道樹等景觀樹種,常見的為印度紫檀和菲律賓紫檀。

直至戰後,恆春熱帶植物園仍保有最初熱帶殖育場的功能,利用恆春接近熱帶的氣候培育許多熱帶經濟植物,而要妥善利用就必須有完整的了解,也因此產出王仁禮這一系列對於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的諸多觀察與紀錄。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植物手繪圖稿筆記本②內夾物之十四:紅木植物手繪圖 / 撰寫者:林業試驗所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3341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取得對象
廖日京
撰寫者
林業試驗所
創作者
王仁禮(1908-1988)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47 ~ 1958
媒體類型
圖稿
尺寸
14.8×10.0×0.1
材質
紙質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