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有關的相片,第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

此物件為李明憲參選2004年第6屆臺中市區域立法委員選舉時的文宣宣傳小冊子。小冊子中印有李明憲的基本資料、學經歷,以及政策理念、未來新任期的願景、與陳水扁的合照、競選連任募款餐會資訊等。

李明憲,年輕時曾以雕塑創作為業。由於熱衷社會運動,經常走上街頭、往返臺灣各地進行抗爭,並憑藉支援黨外運動建立的人脈,在黨外地方名人何春木的牽線下,進入《美麗島雜誌》工作,出任「臺中基金會社務委員」一職。1980年,被捲入美麗島事件而遭判刑,後獲得平反。美麗島事件期間,與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的邱義仁、吳乃仁、洪奇昌等人理念契合,因此於民進黨建黨後加入新潮流系。2002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第5屆立法委員並順利當選。2004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第6屆立法委員,尋求連任,登記第9號。主要政見有:營造優質城市建設、照顧弱勢族群、營造藝文氣息、確保臺灣和平安全等等。

2004年中華民國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定於2004年12月11日投票。本屆將選出立法委員共計225席,包括168名區域立委、41名全國不分區立委、8名僑選立委及8名原住民立委。本次選舉是泛綠與泛藍於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首次對決,因而引起多方關注。對於此次選舉,綠營原本欲挾總統大選之餘威,希望能取得過半席次,因此充滿信心。而在藍營方面,因總統大選落敗,導致氣勢大跌,選戰相當辛苦。不過最後選舉結果,泛藍陣營獲得114席,佔總席次225席的50.67%;泛綠陣營獲得101席,佔總席次44.89%;其他黨派獲10席,佔總席次4.44%。就結果而言,泛藍陣營在此次選舉中算是獲得勝利。


參考資料

1.李明憲(政治人物),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李明憲 (政治人物) (瀏覽日期:2022/11/7)

2.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瀏覽日期:2022/10/28)

3.立法委員選舉,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s://web.cec.gov.tw/central/cms/elec_hist/21228(瀏覽日期:2022/10/26)

4. 2004/第06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及公投資料庫,https://db.cec.gov.tw/Visual/Legislator?dataLevel=N&legisId=L1&typeId=ELC&subjectId=L0&themeId=d36526e5df9fd2ca60c91b0efba2cbf9(瀏覽日期:2022/10/28)

5.臺中市立委選舉,選舉公報/立法委員/093年第6屆/區域/臺中市,https://bulletin.cec.gov.tw/01選舉公報/02立法委員/093年第6屆/01區域/13臺中市/臺中市立委選舉.pdf(瀏覽日期:2022/11/7)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2004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_李明憲選舉文宣 / 撰寫者:邱怡靜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3298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邱怡靜
貢獻者
提供者
潘厚勳
創作者
李明憲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