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孫理蓮、毛碧梅、王金河醫師與張寶樹贈「博濟群眾」匾額合影照片

孫理蓮、毛碧梅、王金河醫師與張寶樹贈「博濟群眾」匾額合影照片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孫理蓮、毛碧梅、王金河醫師與張寶樹贈「博濟群眾」匾額合影照片

本物件為孫理蓮、毛碧梅、王金河醫師與張寶樹贈「博濟群眾」匾額合影照片,照片中左一為孫理蓮、左二為毛碧梅,右一為王金河醫師,右二有一位身著洋裝的女性,由衣著與外貌判斷可能為芥菜種會人員,而非當地住民,最右側則為穿著整齊的孩童。免費診所於1960年5月23日成立後,初期借用金河診所的候診室進行門診,主要治療烏腳病、砂眼,以及一級貧戶的內科、外科,後由於免費診所患者眾多,王金河醫師乃向外界募款購入鄰近的空地,並由芥菜種會支付興建診所建築的費用,一樓建築於1963年完工啟用、1966年二樓的建築完工。「博濟群眾」的匾額為國民黨中央委員張寶樹贈送,上方題字顯示此匾贈送為祝賀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治療所大廈落成,能為烏腳病患及貧窮病人提供協助。1977年政府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後,烏腳病相關醫療逐漸轉至該中心負責,免費診所最終於1984年因自來水改善使烏腳病狀況改善而中止營運,經過整修規劃,現為「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
撰寫者
成大文物整飭團隊
創作者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