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陣開光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共8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武陣開光有關的相片,第7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照片中主要是在台南保安宮前的宋江陣開光儀式,多人舞刀弄棍,在神明前有道士主持儀式,針對宋江陣走在最前面的拜旗以及演出的人馬進行開光儀式。


開光又稱開眼、開光明,指專為神佛開眼所舉行的儀式。傳統佛、道二教及民間的神道信仰,新雕神像、佛像或紙紮、圖繪神佛完成後,在安座奉祀時前,都要舉行「開光點眼」的儀式。在宗教信仰上,相信經過這種轉換儀式,所供奉的神佛聖像就從工藝品轉變完成,具備宗教的神聖性。這種儀式在神道信仰上具有的意義,就是神聖與凡俗的區隔,使聖像超越人為的創造物,成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崇奉物,乃是華人宗教信仰發展成熟的神聖象徵。


民間進行開光點眼儀式,一股均由道士或法師等儀式專家主導,或請地方首長、年高德劭的耆老持筆開光。在臺灣普遍舉行開光儀式:公私供奉的神像、建醮紮作的紙像、王船或龍舟製作完成,都會鄚重翠行開光點眼儀式,在時期選擇上,都會選擇適合的吉日良辰,主持者就手拿寶鏡,用寶鏡的反射陽光於開光的神像上,表示天地靈氣匯注其中。聞光時通常從點眼開始,一面唸誦點眼的咒語,。一面唸誦點眼的咒語,一面手持硃筆沾上紅硃與鷄血點在神眼中,使神明的靈力附著於上。


資料來源:

1. 全國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62(瀏覽日期:2022/06/02)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武陣開光 / 撰寫者:許安妮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0342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許安妮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