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為台南鹽水大眾廟內的文物照片,可以看到有鐘與大鼓(大眾廟因無鐘樓與鼓樓,故將鐘鼓懸於廟內前方屋梁。)、寫有合境平安的錫制宮燈(刷上紅漆,而梁上的宮燈一班稱為「天公燈」,代表一種敬意,一中對天之主在至高無上的敬意。)、刻有鹽水港大眾廟嘉慶六年的石香爐、刻有咸豐九年(1895)字樣的石香爐、寫有聚波亭南海觀世音菩薩字樣的銅香爐(底部有大名宣德年制)、聚波亭藥籤桶(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向廟中神明求取藥方是一種普遍現象。)、靈籤、靈籤架(泛黃的籤詩,配上被煙薰黃的牆,形成一種古老的組合。)、問事的古筊(大眾廟的古筊為竹頭雕製,造型典雅古樸。)、手轎、雕刻有一隻坐龍的神案(坐龍雙目圓睜,神太威猛,龍身盤繞曲折,一龍爪上握有龍珠,一龍爪上掌金印。)神案的魔石桌面上有著造型可愛的虎爺。以及各尊神明(主祀:雷府大將爺,另祀有:黑白無常、謝必安將軍(謝爺)手持水火牌、范無救將軍(范爺)、迷你無常、棋牌官、虎爺、地藏王菩薩、十殿閻君菩薩、觀音菩薩、太上老君、張巡元帥、中壇元帥、文昌帝君、文武財神、月下老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九天玄女) 。以及點光明燈的區域。
大眾廟又名聚波亭,鹽水鎮昔時稱「月港」,乃一天然內港,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部將何積善及范文章等,帶領大批移民入台,在今大眾廟前關墾為貿易港,舟船往返於福州、廈門之間,並於此古榕樹旁搭建涼亭,以供過往商旅休息,由於前方乃商船漁船聚集之處,每當向晚漁火點點,有「聚波漁火」之美景,而名曰「聚波亭」。
參考資料:
1. 文化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yanshuei/1102008-DZM( 瀏覽日期:2022/05/28)
2. 1.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1_00000307&lang=chn( 瀏覽日期:2022/05/2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