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北畫刊第630號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台北畫刊第630號有關的相片,第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此為黑潮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製作,並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發行的《台北畫刊》第630號,於2020年7月5日出刊。

《臺北畫刊》於1968年1月創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市政資訊、生活型態及與市民習習相關的實用資訊,為中、外人士認識臺北生活的代表性刊物。本期刊物文章包含〈游牧台北 跨虛的城界〉、〈數位跨域的想像 科技游牧下的自造思考〉、〈發掘城裡的閱讀循環 知識游牧的有機交流〉、〈翻越媒介的音樂能量 在創作游牧中感受夜與光〉、〈就醬改變台灣〉(魚夫)、〈進入香料的異想世界〉(陳愛玲)、〈經典再現時代瑰麗-電影數位修復團隊〉、〈遊戲城市的生活態度 陳威帆x吳亞軒〉、〈退休男子都去哪了?〉(邱詩璇)、〈共同攜手打造防疫網絡〉、〈生活處處是靈感〉(森爸)、〈我與台北的牽絆〉(阿宛Awan Illustration)、〈王宣智:為台北留下最後一片稻田〉、〈走入台北田野間〉、〈社宅維管點點名〉、〈南港機廠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台北親水節清涼一夏〉、〈銅板價暢遊台北〉、〈2020台北藝術節〉、〈活動短訊〉,當中亦包含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紀錄與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為COVID-19。於2019年12月1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首宗感染個案(BBC NEWS 中文網,2020年2月18日),並於2020年初迅速擴散傳播至全球多個國家,至2021年9月為止,導致逾2億2千多萬例確診,460多萬人死亡,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流行初期亦造成全球社會在醫療、民生用品上的恐慌性消費。此外,為防止疫情擴散,全球各國皆被迫關閉公共區域、教育機構等,或是取消、推遲各項娛樂藝能展演、體育賽事,對全球經濟造成不小影響。由於COVID-19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而傳播,因此,隨時保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保持個人與接觸物品表面間的清潔、勤洗手,是目前被認為較為有效能夠預防COVID-19傳播的方法。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台北畫刊第630號 / 撰寫者:張祐誠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8499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張祐誠
創作者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1/10/15
媒體類型
報紙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