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後,1999年12月,孫少英首度來到埔里包公廟前,發現大型吊車和小型怪手已經動工多時。在這張素描畫作中,他將大型吊車放在大廟的前方,吊車將三樓震斷的梁柱及屋頂瓦礫吊下,左右兩邊的階梯地面已經積了兩大堆的殘牆土礫,簡單平衡的構圖,透露出災後難得的平靜。充分顯示廟方想要趕快修復損傷,恢復正常,讓信眾在災後最需要安撫心靈的時候,能來青天堂祈求包公神尊的保佑。本作品收錄於《九二一傷痕─孫少英地震災後素描集》,2001年8月出版。
孫少英從10月1日開始素描災後的種種景象,一開始畫大地標的救災狀況、大街上的悲慘景象,一兩個月後,他想到這場世紀大災難造成鎮民生命財產這麼大的傷害,民眾心靈極需有個安撫的處所,於是他到幾個埔里鎮上的大廟去看看。
12月他來到忠孝路的青天堂包公廟,廟裡祀奉宋朝的包拯,辦案嚴明,鐵面無私,被譽為包青天。廟內供奉的包公神像係清朝咸豐年間,由福州人葉龍先生從包公的家鄉安徽合肥搬運來台奉祀的主神。早期青天堂在埔里公路局車站的民宅中,1974年正式興建於現址,一直是鎮民道教信仰的中心。當年青天堂破土典禮時,還邀請紅極一時的連續劇「包青天」的男主角儀銘先生來埔里主持,轟動一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