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嫁婆咖啡

阿嫁婆咖啡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位於中台禪寺附近的「阿嫁婆咖啡」,所有手沖咖啡來自於自家的田園。阿嫁婆是外婆的客語發音,歷經921震災,秉持著客家人硬頸精神,從種植、採收、挑豆,堅持繁複的工序,不假他人之手。圖為阿嫁婆咖啡築屋的吧台,由廖肇祥於2016年4月17日攝於埔里鎮一新里阿嫁婆咖啡築屋。

       早在日本殖民治理的時代,埔里即有種植咖啡的紀錄。北海道大學在埔里種植咖啡時,年代比古坑咖啡還要早,但產地後來轉移至國姓鄉與古坑,埔里人反而喝不到本地的咖啡。一般咖啡店搭配的甜點多為西式的蛋糕、餅乾,但阿嫁婆咖啡是提供客家麻糬、湯粢作為點心。蔬食料理食材來自有機農場,不僅傳達客家飲食文化,也透過美食,深化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阿嫁婆咖啡 / 撰寫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廖肇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631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永豐路66-1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076589
所在地-經度
120.9346485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自撰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廖肇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