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臺中火車站大廳裡作為結構支撐的柱子,柱頭有使用「開模印花」工法的浮雕裝飾。臺中火車站大廳,除了挑高以外,同時還以加粗柱體與拱形跨距來解決因挑高與加寬結構導致支撐不足的問題。 據本書所述,若進一步細觀舊臺中火車站鐘塔與屋牆上的古典式風格雕刻紋飾,能發現臺灣水果是其創作題材,屬於西洋建築的古典式風格所蘊含的臺灣特色表現;至於周圍諸多的浮雕紋路與裝飾,使用的正是從日本傳入的「開模印花」技術。這種臺灣工匠稱為「番仔花」的技術,乃是將複雜的柱頭花飾由多片模具印製後組裝完成,在製作過程中必須預先埋放鐵絲或木板做成骨架以利水泥固定成形,因而又發展出「開模洗石」的工法,被視為洗石子標準化和量化的過程,可以事先大量生產零件,再於工地組裝以縮短工期。(詳見《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