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

本物件為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照片。土牛客家文化館原為石岡劉家夥房的遺址,原是石岡、東勢一帶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九二一大地震後損毀嚴重,經劉家子孫奔走爭取,得以重建劉家夥房原貌。在建築格局上,土牛客家文化園區保有原劉家夥房的形式,包括公廳、廊間、左右橫屋、子孫巷、內外門樓、內外禾埕與半月池等空間。在內部呈現上則分別在公廳、章仁廳、章職廳、章喜廳及章崧廳展示客家文化相關文物與資料,提供民眾參觀。 石岡地區在清朝道光年間已經有具體的大埔客家聚落在此發展,衍生出緊密的地方宗族組織。同時大埔客家人的影響力,逐漸由石岡越過大甲溪到東勢地區,而石岡劉家就是其中代表姓宗族之一,從清嘉慶年間劉文進到台灣,並投靠石岡的伯父在石岡打拼開始,憑藉其刻苦耐勞誠懇信用的特質,在石岡開始發跡,其派下四大房劉章仁、劉章職、劉章喜和劉章崧分別在地方上皆深具影響力,其中劉章職除了調解地方上的械鬥事件外,更組織義渡會,讓地方上民眾能安全渡河,並透過義渡會以大埔客家宗族的力量開始整合當地各其他族群。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高佩英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高佩英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高佩英
  • 創作者
    未知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1/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