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小兒科

黃小兒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位於民權路與繼光街口,有棟立面以洗石子表面與幾何圖案,整體設計成弧形的街屋。這棟街屋是黃河鐘醫師所開設的小兒科診所,街屋大概是日治後期所建設,街屋有折衷主義建築的風格,街屋表面以洗石子塑造出岩石表面的效果,沒有過於華麗的浮雕,如柱頭頂端便沒有多餘的裝飾,而是簡單的以幾何圖案作為表面裝飾。 此外街屋在立面開了四十扇窗,如此增加了街屋內部的採光外,也使用長條飾帶隔出窗柵,飾帶除了以洗石子作為表面外,更刻有凹槽增加立體美感。這樣的設計規劃使得街屋立面不會因開窗數過多而顯得凌亂,而是讓人感到整齊劃一,有條有理。門口除了使用整體方柱增加騎樓開口外,在正門還加上了兩根列柱,為希臘柱式中的多立克柱式,除了裝飾外也加強結構。 而黃河鐘醫師是台中戰後相當著名的醫師,1934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並且在1936、1937年在台中醫院職業,之後任臺北帝大附屬醫院小兒科醫師,在後來在臺中市開業,也擔任臺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黃小兒科是不少中區耆老兒時看診的回憶!甚至如林獻堂在日記中也提及接受過黃河鐘醫師醫師診療,可謂相當熱門!此外,據說黃小兒科也被蔣經國要求捐錢(補稅)贊助十大建設,當時立據捐10萬,後來被再要求「100,000」後面在加一個「0」,最後便捐了一百萬,並被蔣經國註名為「不樂之捐」。目前黃小兒科已停業,原本街屋的庭院也因旁邊旅店大樓興建而作為建地蓋大樓,不過街屋整體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黃小兒科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104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中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朱書漢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創作者
朱書漢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1/03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手繪小京都-台中市舊城區的閒置建築與廢墟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