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山路76號街屋

中山路76號街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在中山路與台灣大道一段141巷交叉口附近,第四信用旁有棟閒置的空屋,這棟灰白色街屋,目前未有商家進駐,而該街屋為王俊雄建築師在任職於三久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時的作品。 該街屋完工於民國67年1月下旬,耗資137萬多。而該街屋最特殊的地方變是在街屋的立面以拱形的窗戶做為立面的裝飾,並且還有大小的變化,如該街屋的第一層窗戶為五面拱型窗,第二、第三層則是一層十面拱型窗,頂部則內縮,使得一般從地面上看去該街屋只有五層,但實際為六層高的街屋,這是當時中區許多街屋,如藍天大飯店普遍的做法,既使街屋能多蓋層樓,也符合容積率法規。 此外也有研究顯示,該棟中山路76號街屋也有日治時期旅日藝術家顏水龍教授(1903年6月5日-1997年9月24日)參與設計,在附近的端容眼科便是顏水龍與楊貽炳建築師所設計,而端容眼科的建築立面所使用的特製馬賽克面磚,與中山路76號街屋相同。然而,該街屋雖然設計前衛,但如今卻也閒置,期待哪天可以活化再生才是彰顯這棟街屋的最好方式!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中山路76號街屋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098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中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朱書漢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創作者
朱書漢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1/02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手繪小京都-台中市舊城區的閒置建築與廢墟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