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朝興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朝興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朝興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媽祖駕前,必有千里眼與順風耳做為護法。就如同城隍廟裡,城隍爺身邊的七爺、八爺一般,忠心不二。封神演義的民間神話傳說中,千里眼原本是綠桃精,順風耳則是紅桃精,原為邪神,之後為媽祖收服,這才改邪歸正,而成為媽祖座前護法。至於宋代的媽祖林默娘,要如何穿越,收服二人,就不在討論範圍了。所以古來二神形象,千里眼為綠面綠身、開口、右手置額上。順風耳則為紅面紅身、閉口、左手食指指至耳前。 民國九十五年朝興宮舊廟改建拆除,一直到民國一百零一年新廟建成,中間有幾年的時間,千里眼變成了紅面紅身,順風耳則成了綠面綠身。此一形象,當然大大有異於信眾認知,故而引發眾人議論。不過,事後廟方還是悄悄改回傳統形象了。一切,似乎就歸咎於重建當時的兵荒馬亂了。照片中,為朝興宮中千里眼與順風耳的塑像和神偶,是傳統形象版的。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朝興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053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沙鹿區,朝興宮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蔡君逸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創作者
蔡君逸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7/08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