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肚山威靈仙

照片中的植物為大肚山威靈仙,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大肚山威靈仙為臺灣原生種植物,分布在臺灣新竹、苗栗、臺中等地,每年5至7月為花期。生長於低海拔約500公尺以下的丘陵草生地或森林邊緣的開闊地區。 大肚山威靈仙學名 Clematis chinensis var. tatushanensis(臺灣特有種),又稱為大肚山鐵線蓮,屬於毛茛目毛茛科鐵線蓮屬,為威靈仙的變種,物種於2009年定名,由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楊宗愈博士所發現的新物種,主要生長地為大肚山,因而得名。主要特徵與威靈仙不同者在於小葉前緣為鈍形,非尖形。 莖為木質藤狀小枝,葉為紙質奇數羽狀複葉,通常有5至15或更多,葉柄捲鬚狀;花為白色,花序為聚繖腋生數量多,有4片花瓣化萼片,雄蕊多於雌蕊。果實為深褐色瘦果形,表皮有黃色或淡金色的絨毛。 本草綱目記載:「威,言其性猛,靈仙,言其功神。」威靈仙為治風濕與骨哽咽喉的功效,現代的藥學研究發現它有抗發炎、抗腫瘤、降血壓、降血糖等功用,還可以治牙痛,是常見的藥用植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李安豐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 創作者
    李安豐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7/12/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