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鋪筒瓦屋頂的屋簷,在兩個瓦當之間安置三角型的瓦件,即是「滴水」。
因讓雨水由此處排出,有利排水,所以也稱為「滴水瓦」,又因滴水如珠,雅稱為「垂珠」。若將瓦當與滴水兩種瓦件並置,又名為「垂珠簾」。
瓦當、滴水乍看像是90度曲折,實則大於90度,講究的滴水瓦設計,尾端甚至會稍微往外彎翹,衝下來的雨水,形成拋物曲線,稱之「霤遠」。「瓦當」、「滴水」做為傳統建築屋頂構件歷史相當悠久,追溯是戰國時期魯班發明,材質有陶、琉璃、金屬等,用於高級建築。圖片為臺中樂成宮正殿屋頂之滴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