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孫權計破曹操

孫權計破曹操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此幅位在艋舺龍山寺的石雕窗作品,以內枝外葉的透雕手法,雕刻戲齣〈孫權計破曹操〉,出自明朝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石雕所雕刻的故事,主角有三,頭上冠帽皆以金箔飾之。左側為身著華麗戰甲、背後插有翎毛武生扮相者為程普、中間坐於案前手中持劍,有二位人物隨侍於側者為孫權,右側為左手持旗右手拉衣襬者為周瑜。

        〈孫權計破曹操〉主要是在描寫曹操屯兵江漢,有意進逼江東。孫權無法決定是戰是降,因此徵求周瑜之見。周瑜未見孫權前,本傾向投降,後受到孔明以二喬相激,力主決戰。孫權乃決議開戰,拔其佩劍,砍案桌一角,以示其志,並封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後來果然在赤壁打敗曹軍。

         在廟宇建築裝飾中裡經常以歷史故事撰寫的戲曲內容作為雕刻的題材,兼具美化與託寓教化之意。匠師對於雕刻的題材會區分為「文場」與「武場」,「武場」雕刻以動態征戰場面為主,明顯特徵為人物身披戰甲、手持兵器、旌旗,乘車駕馬場景為城樓等。「文場」則以靜態的細膩表情刻畫,人物多老爺、姑娘、書生、童子等,情節富有詼諧趣味,〈孫權計破曹操〉若以匠師方式分類,則屬於經典的武場雕刻。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別名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撰寫者
羅美崴、劉冠伶
資料來源
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南市,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