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它的形狀集合了龍、魚、羊的部分特徵而成。傳說中麒麟為仁慈之獸,出現時為太平盛世之徵兆,因而深受民間喜愛。麒麟用於寺廟、宮殿或宅第建築之裝飾極普通,它不像龍的裝飾有階級之分,幾乎各種建築都可以使用麒麟裝飾。例如衙門的照壁常繪麒麟,寺廟則在前殿石雕裙垛雕回首麒麟,左右各一隻,左雄右雌配對,與石獅互相呼應。
臺灣寺廟前殿中門左右裙垛最常雕「回首麒麟」,相傳麒麟有望日之習性,所以雕出回首仰望之姿,另外,蹄趾不直接觸地,而踩在琴棋書畫或吉祥器物之上,表示不踩踏小生物,象徵仁慈之心。
寺廟麒麟石垛的雕法多用「剔地起凸」,即深浮雕之法。現存較早之例為鹿港龍山寺,陳應彬及王益順在20世紀承造的寺廟也可見許多精美麒麟。圖片為嘉義朴子配天宮之麒麟石垛,為直式構圖,較為少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