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聯合國社區發展計劃

聯合國社區發展計劃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聯合國社區發展計劃

社區發展(communitydevelopment)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變成甚為普遍的「社會重建」的概念,是聯合國協助未開發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與措施。社區發展所強調的是:透過社區組織的方法,激發社區居民自動自發、自助互助,發揮自我決定、自我負責之意識與能力,以改善所屬社區的生活狀況。台灣從民國五十四年(1965)開始,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社區發展運動的影響,在全國各地推動社區發展工作,現在普及全國的四千多個「社區發展協會」,就是政府三十多年來為了推動社區發展,所輔導成立的民間團體。早期政府推動社區發展工作,是希望全面提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在那個時代,政府以「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及「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為社區發展的計畫目標。當時主要是透過「政府主導,民間配合」的方式來推動,屬於「由上而下」的社區工作模式,故在社區自主性及社區意識的提昇上並不顯著。圖中代表台灣簽署者為經濟部長李國鼎先生。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出版者
行政院新聞局
其他貢獻者
農復會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67-06-16/典藏日期:1975-01-16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行政院新聞局老照片
相關地點
台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