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台南的女性宣教師製作的毛線十字繡,贈送給連瑪玉女士的禮物,贈送時間為1930年代初。
十字繡(Cross-Stitch)是古老的刺繡表現形式之一,世界各民族都有類似的技法。照片中的十字繡,相傳起源於歐洲,14世紀時期就有德國農民在自己的服裝上,根據織物經緯線的排列,計算其針數繡成的圖案,與現代的十字繡的工藝相似。16世紀期間有英國人織造了一種專門用於刺繡的麻布,在這種麻布上用毛線逐針繡滿,交織成一小格一小格的十字交叉,遠看因為各個十字交叉使用的毛線顏色不同而形成圖案,可以繡製成壁毯、壁掛、靠墊、桌巾……等。17世紀開始在英國流行,許多英國家庭的婦女都能繡製精美的圖案,裝飾於窗戶、門上,或製作成禮品餽贈親友。
連瑪玉在彰化經常接待同樣來自英國的宣教師,蘭醫生樓旁邊的姑娘樓也住著派駐在彰化服務的女性宣教師,包含林安、杜雪雲、烈以利等人,製作十字繡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所以在台南的女性宣教師製作這幅聖誕節圖案的毛線十字繡,送給連瑪玉,連結她們家鄉的記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