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蜜源植物是火筒樹(Leea guineensis),在921地震以前,埔里居民對它很陌生且不重視;921災後重建時期,相關單位有意識地推廣種植,成為主要蝴蝶蜜源植物之一,對生態營造幫助很大。
火筒樹是葡萄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分布於菲律賓及台灣中南部中低海拔森林,是南部具有代表性的樹種。全株光滑,枝條及葉軸呈明顯關節狀;葉互生,3~4回羽狀複葉,長50~80公分,小葉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鋸齒,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嫩葉鮮紅色。花紅色,花序直徑可達50公分,每一朵花都很小而密集,花萼、花瓣、雄蕊均為5枚。全株植物給人明亮雅致,優美又吸睛的感覺,且生長快速,樹型特別優美,花序大且鮮豔,花小而密集,花蜜多,花期長,是青帶鳳蝶、綠斑鳳蝶、紅紋粉蝶、銀紋淡黃蝶、白波紋小灰蝶等許多鳳蝶、粉蝶、蛺蝶及灰蝶等最喜歡的蜜源植物。
921震後重建時期,特別是2011年以來,透過新故鄉基金會、暨南大學和集集特生中心,在桃米紙教堂園區、鯉魚潭風景區柳堤、榮民醫院埔里分院、仁愛鄉南豐社區、魚池鄉東光社區等地推廣種植,所以在它的花期,幾乎每天都可觀察到蝶戀花美景。除埔里地區以外,其他要看到這些被集中種植,且能吸引大量蝴蝶的地方,其實不多,特別值得珍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