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良,位於花蓮縣玉里鎮
長良舊稱「舊庄」,此地原為阿美族與布農族的獵場,清治時代只有平埔族零星的開墾。
長良地名源自日本時代,在日本政府獎勵下,宜蘭連氏家族前來開墾,共開墾了兩百餘公頃的農田,荒漠草原開闢為阡陌良田,1937年(昭和12年),日本人把這片良田取名為長良,沿用至今。有規模的土地拓墾始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日本人倉光格與宜蘭人連碧榕首先向官方承墾了130餘甲土地,並且開始興築水圳,成為長良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連家古厝是在連氏會社成立的第三年起造,會社裡僱用了大批的拓墾工人,所以連氏在起造家宅同時,也一併興建了僱工使用的廚、廁、浴室等,形成了三落的建築與倉庫群,不但在當時堪稱為罕見,它代表了當時東部的拓墾社會與地主家庭的生活模式。
在1829(道光9)年,有平埔族人從屏東移居開墾,後來因人口日多,部分族人越過秀姑巒溪到東岸新建部落,把故居地稱作舊庄,將新居的聚落稱為「大庄」、「新庄」(今富里鄉東里村)。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