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綏靖侯嘉邑城隍廟」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傳承自今已超過三百年歷史,走過清朝、日本時期等時代更迭,在廟體的建構、修繕之中可一窺時代脈動和歷史軌跡。
分別在廟中兩座神尊下發現共兩幅手繪磚畫, 詳述如下 :一是位於神尊「陳聖王」的供桌之下便有一幅富士山風景。藍白山色與遠處的綠、紅山嵐帶出四季、朝暮的富士意象,細膩筆尖勾勒著岸邊青綠草地,白帆滑水且愜意自若,若筆底春風;另一側供奉「陰陽公」下方則供「虎爺公」,虎爺公神龕後方亦有一幅山水主題的磚畫,但因紅光影響惜未能實際窺得原色樣貌。相較於富士山景,其繪風寫意更似傳統國畫,畫中綠草如茵,連綿的山峰令人心曠神怡。「虎」原生自於山間,為虎爺添上一幅好山好水,恰如其分,安座如歸。
有關手繪花磚「釉上彩」技術是於日本政府時期傳入臺灣,臺灣匠師依工序在日本進口的白色素瓷面上打稿,經彩繪上釉、題字用印,最後低溫窯燒而成,成品富有臺灣地方特色。日本政府時期此類花磚常應用於民宅或廟宇裝飾,專業藝師純手工繪製加上窯變因素,每面磚都屬獨一無二。後因網版印刷與轉寫紙所印製的彩瓷技術發展,使成本較高的手繪瓷磚逐漸淡出市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