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市—太原路18號街屋

臺北市—太原路18號街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北市—太原路18號街屋

臺北市太原路在1950年代左右興建一系列三層樓的鋼筋混泥土和磚造結構的街屋,並使用「開模印花」建築技術,製造精美的雕花柱飾。18號街屋便採用上述工法建成,有著恢宏氣派的西洋建築外觀,房子頂端的女兒牆則有花磚拼貼的裝飾。


拼貼的單色磁磚是戰後工業化量產,而中間的四拼玫瑰花磚、左右兩側牡丹花磚則是西元1915~1935年間日本瓷磚廠製造並引進到臺灣,兩個不同時代的磁磚結合,成為了此棟的特色。「菱形」花磚的配置,讓整體構圖多了活潑和獨特性,配色挑選水藍、白色等淺色系創造出視覺的和諧,同時帶出明亮感。中央四拼紅玫瑰花磚組成主視覺,左右兩側各自延伸單色磚排列成鍊,再搭配浮雕牡丹,就像是為整棟房子加冕最耀眼的皇冠。


日本製造的方形花磚尺寸大多是約15.2x15.2x0.9~1.0cm,坯體採用乾式製程,利用凹凸鋼模上下壓粉體成型,坯體厚度一致,確保燒製時溫度均勻而不裂開。採用手工上釉,突起的圖騰促使釉藥在高溫時往低處流動堆積,形成深淺色澤變化。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北市—太原路18號街屋 / 撰寫者:徐嘉彬、簡伶潔、魏廷羽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灣花磚博物館(台灣花磚文化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2546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台灣花磚博物館(台灣花磚文化有限公司)
所在地-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8號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現況
店鋪
隸屬
私人
撰寫者
徐嘉彬、簡伶潔、魏廷羽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