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月報》第114期

《風月報》第114期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風月報》第114期

《風月報》,日治時期漢文通俗文藝雜誌, 1937年(昭和12年)7月20日,由「風月俱樂部」發行。主編為謝雪漁,發行人為簡荷生。前身為《風月》,延續《風月》號數,由45期發行至132期,共88期,採半月刊形式。1941年(昭和16年)7月1日,為順應國策,進行東亞共榮的宣傳工作,改名為《南方》。《風月報》為《風月》復刊,據編輯部〈風月中興啟事〉,復刊原因為「江湖同志,簡書紛馳,策勵中興。」乃眾讀者認為趣味小報是「斯世不可缺之物」。吳蔭培〈風月報中興頌詞〉點明當時各新聞社僅以日文刊載,但小民欲以日文閱讀趣味文章,實屬難事,故復刊為必要,且《風月報》不僅是遊戲之文藝,結合白話漢文與市民生活,展現出漢文通俗文藝的重要性。第114期內容涵蓋小說、雜文、新詩、歌謠、聲律啟蒙、漢詩等。連載小說有丁寅生〈孔子演義(第二十三回)〉、吳漫沙〈黎明之歌(十九)〉、余若林〈哀戀追記(三)(四)〉、南佳女士〈愛的使命(三十二)(三十三)〉、漫沙〈小鳳〉、紫珊室主〈花情月意(二四)〉;雜文有鷄籠生〈珈琲館:大京班〉、周德三〈風月詩話〉、一葦〈滑稽詩話(續)〉等;新詩有文兒〈司花的女神〉、繪聲〈平凡〉、夢痕〈「夢」〉。另有〈卷頭語〉、葉紹尹〈祝風月報三週年紀念〉、〈花事闌珊〉、〈編後隨筆〉等文章。並有雪漁編「詩壇」,登載漢詩作品。


資料連結: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587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風月報》第114期 / 撰寫者:黃鈴雅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2056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資料來源
風月俱樂部、南方雜誌社,《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100~115號(臺北:南天書局,2001.06)。 風月俱樂部、南方雜誌社:《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116~132號(臺北:南天書局,2001.06)。 柳書琴等,《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出版,2019.07)。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14:2 (2007.06),頁41-88。
撰寫者
黃鈴雅
創作者
主編吳漫沙、發行人簡荷生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40/08/01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風月俱樂部
存放位置
國立臺灣文學館
版本
南天書局出版復刻本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