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祥

天祥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從天祥南方的祥德寺步道上眺望天祥。天祥舊稱塔比多,原意是山棕,位於立霧溪支流大沙溪與立霧溪匯流點的河階地。太魯閣戰爭時稱為「三角錐山西麓倉庫」,因為當時日本人還無法到達此地,太魯閣戰爭結束後,日本大力建設此地,種植許多櫻花,並把管理內太魯閣諸社的「太魯閣支廳」設在此地。之後陸續建造地藏王祠、佐久間神社,每年1月8日,佐久間神社年度例祭時,是花蓮地區一大盛事,熱鬧的情況被稱為「太魯閣的銀座」。中橫公路開通之後,佐久間神社被拆毀,原地建南宋文天祥立像,地名也改為天祥。這裡是中部橫貫公路重要的休息站,設有公車、郵局、店舖,晶英酒店與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可提供膳宿。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天祥 / 撰寫者:楊飛容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1880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180928
所在地-經度
121.496356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楊南郡,《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報告 》(花蓮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6);徐如林、楊南郡,《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陳永龍、鄭安睎,《合歡越嶺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1)
撰寫者
楊飛容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