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科技的整合應用,在二十世紀的初期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景觀。藝術和科技統合共榮的表現,最具代表性的,應為「機動藝術」(Kinetic Art),「機動藝術」在使作品產生運動,或觀者的移動視線,而達到多采多姿的視覺變化。「機動藝術」,擷取未來派歌頌速度和運動美的表現理念,借助科技的動力,讓運動本身形成作品的構成要素,擴充原有三度空間為四度空間(納入時間變化的節奏要素),結構、空間、造形、時間都交叉穿梭,繁富而有生機。七十年代,電子科技突飛猛進,藝術家因勢利導,把科技導入藝術表現之中,成為當代藝術表現重要的一支。他們以畫會友,日本也成立藝術團體(Groap Art unis, Japan)於東京。此團體曾於1988年(民國77年)10月由山口勝弘教授率領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日本尖端科技藝術展」,1989年(民國78年)及1991年(民國80年)先後舉辦兩屆名古屋國際科技藝術雙年展,頗受藝術界的重視和肯定。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帶動國內藝術與科技整合的創作和研究風氣,於1992年(民國81年)2月特舉辦此次展覽,國立臺灣美術館也將以典藏作品配合展出,讓我國與國際作品同時呈現,其意義勢必不同於往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