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坪庄,又稱「劉舉人伙房」,為公館鄉平原地區的拓墾庄頭,座落在公館鄉尖山村苗25線與頭屋鄉交界南向約5公里處,居民約計5戶,以劉姓為主,多為客家人,主要沿苗25線道路與田地所築成,為河階地上的道路兩旁,有數戶散居的農村庄頭。庄頭內的劉府為地方望族,其住宅「劉舉人伙房」為該庄頭之地標。1834年(道光14)、1840年(道光20)祖籍為廣東鎮平的劉氏,劉集璜、劉金壁父子二人先後中舉,光宗耀祖,成為地方美談,庄頭因此得名。
劉舉人伙房創建於清光年間,今日大門早已倒潰,僅殘存數塊礎石,昔日環圍遍種刺竹以防土匪,現已不留痕跡。第二座門大致保持原初面目,門上橫書「鐵漢樓」三字,門之左右有對聯:「水自南來屈曲到門千頃浪;山從面起巍峩插漢一雙峯。」入第二門,過禾埕即到正廳。門上橫書「彭城堂」三大字,對聯:「及第家經綸永在;文章府門戶增輝。」該宅門外草叢中,有一對石質旗杆盤,刻有「道光甲午科中式舉人劉献廷立」等13 字,古色古香,令人矚目。劉宅主人表示,其來臺祖最初居於今臺中市南門橋之附近,至清乾隆時始遷移至現址,迄今將近200年,累代子孫繁衍,現已蔚為大族,然而劉氏後代多已遷居外地,以致此庄頭目前人口稀少。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