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湖鄉五湖庄頭

西湖鄉五湖庄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五湖庄,當地人稱之為「五湖街」。臺灣漢人習慣將山谷之間盆地狀低地稱為湖。西湖溪流域有許多山中小盆地,從下游起依次為頭湖、二湖、三湖、四湖、五湖、九湖等。五湖位於中游東側,南勢坑台地之西麓一帶,是甚為開闊的河谷地帶,海拔為80至120公尺之間,因為是從西湖溪口數起第5個山間盆地而得名。


庄頭有兩條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分別是苗119線縣道自西北邊的西湖進入庄頭,之後一路向東南斜貫而去,進入銅鑼鄉朝陽村三座屋之後與省道臺13線交會;以及五湖街上向東行,在五湖口匯入臺13線省道的公路。交通的因素與廣闊的平地,遂使得此地沿119線縣道逐漸形成了五湖街,成為西湖鄉第二熱鬧的街廓式庄頭,僅次於三湖街的大市集。庄頭從事農業的人口比率雖高,但從業人員年齡較高,目前稻米與文旦柚是兩大主要作物。境內設有五湖國小,高湖派出所,衛生室,農會辦事處。西湖各界有感於吳濁流對臺灣文學的貢獻,於2003年(民國92)3月1日利用活動中心設「吳濁流文學藝術館」,增加地方不少文化色彩與人文氣息。庄民信仰中心有龍德宮、顯化宮,皆主祀三恩主,據說迄今仍有降筆活動。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西湖鄉五湖庄頭 / 撰寫者:廖倫光、晁瑞明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1802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客家文化事典》,〈苗栗客家庄頭(廖倫光編撰)〉,2014年
撰寫者
廖倫光、晁瑞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