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炒芭蕉心

炒芭蕉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芭蕉在東南亞一代相當常見,整株植物都能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芭蕉葉較香蕉葉堅韌,能夠穩固的包裹食物,在雲南芭蕉心也是餐桌上的料理之一。虞會璋提到以前在雲南、緬甸時常常吃到這道料理。剛好這幾天他在整理後院的作物,計畫要修整茂盛的芭蕉樹欉,其中有一棵芭蕉樹,剛收成了第一串芭蕉,虞會璋說要挑這樣的芭蕉,如果已經收成三四次的芭蕉心會比較老,口感不好。他用鋸子將芭蕉截斷,取枝幹中間的部分,將外層較硬的部分一層層的剝下,內層的芭蕉心潔白且嫩也富含水分,虞會璋將整棵芭蕉心分成三節,手腳俐落的完成初步處理。

粗壯的芭蕉心交到妻子彭述華手上再度被扒了幾層皮,彭述華邊剝邊說這棵其實有點老。手腳俐落的將頭尾去掉,開始用小彎刀切成片狀順著掉入裝滿水的鍋子,一片片芭蕉心漂浮在水上,每片之間還有著細白的纖維牽著,接著彭述華拿著長長的筷子在水盆中快速轉著,細絲纖維像棉花糖一般被蒐集到筷子上,將片狀的芭蕉心從筷子剝下,細絲被過濾出來丟進廚餘桶,反覆這個動作四、五次才能將纖維處理乾淨。

彭述華將芭蕉心放進滾燙的熱水中川燙去除澀味,熱油鍋,放入搗碎的雲南豆豉餅、五花肉、蕃茄拌炒後加入芭蕉心,倒入醬油調味後加水燉煮,瞬間整個廚房充滿豆豉及肉香。彭述華她回憶過去小時候在泰國時她的大姊及認識的傣族都是這樣料理,大姊說芭蕉心需要一點肉的油氣才香。以前也會煮成湯,配著米線,一個碗公裡口感豐富,什麼都有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虞薪澄
貢獻者
創作者
虞薪澄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11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