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2020年訪談建國啤酒廠退休員工李昇先生之摘述,提及開放式醱酵槽現場示範作業流程。首先介紹CIP自動清洗設備的各個儲槽,還有開放式醱酵槽使用的撈網和推酵母的工具。因應醱酵槽的長寬及深度,兩種工具的握柄都很長。撈網負責撈起醱酵時產生的液面泡沫狀代謝物,推酵母的工具將酵母趕至回收桶,讓仍保有活性的酵母能再次使用(能重複作用八次上下)。另有將酵母回收桶置於定點的長柄鉤。開放式醱酵槽邊高起的台度,則是為了方便站於其上測量糖度,一個班會量兩次,
一個醱酵作業班有桶上四人、桶下四人,兩名管理及一名酵母回收,共11人。桶上負責量測糖度、撈起浮渣及洗桶,桶下負責控制酵母添加比例及降酒。最怕阿摩尼亞造成代謝產物黏稠難清洗,或突然斷電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危險。所以進出醱酵槽空間都需簽名,必要時領班要協助將人帶出。
新醱酵貯酒大樓內共有34座開放式醱酵槽,1到6號槽容量1000公石(該空間以前是酵母回收處理室,因應產量增加而改裝),其餘28座為300公石,只有29到34號(每槽容量300公石)考量未來使用而有裝CIP自動清洗裝置。開放式醱酵槽的作業雖相對人工,但相較戶外桶槽的密閉作業,能使部分不好的味道在前醱酵時先揮發出來,也能先撈去浮渣,若能再次使用並開放參觀,是可認識啤酒醱酵現象的重要資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