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拍攝於新店碧潭,遊客乘船遊覽碧潭風景的情況。碧潭於日治時期便為臺灣八景之一,碧潭西岸岩壁稱為「小赤壁」,又依形狀把小赤壁上的巨石命名為「虎嘴」、「豬母石」、「正石」、「八仙桌」、「印斗」、「鶯歌石」與「石梯」。
碧潭兩岸早期需仰賴擺渡渡船聯絡,在1937年興建碧潭吊橋,由「臺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橋長約200公尺,寬3.5公尺,採單孔二鉸構造,橋塔高度20公尺,吊橋完工後不僅成為中和、新店間的重要橋樑,也因造形優美成為碧潭的景致焦點,更提昇碧潭為知名景點。到了戰後國民旅遊興起時,更為北部名勝之一。
來自彰化員林的張江茂(左1),與親戚江笑(姪女,右1)、朋友黃幼(右2,穿格子外套者)等人一起到北部遊覽,走訪陽明山、指南宮、碧潭等北部最有名的風景區。每艘觀光船約可坐10人,船上以藤椅當座椅,在船划向潭面時,大家排排坐,留下這張照片。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