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則資料的代表照片是陳振發先生當時替振祐堂八家將團出陣的坐炮照片,影片則是2018(民國107)年振祐堂八家將團,贊境嘉義慈濟宮振裕堂百年堂慶繞境時的其中一次家將坐炮影片。鞭炮在台灣民俗活動現場相當常見,宮廟團體間的迎來送往都會燃放一串鞭炮表達歡迎或歡送。鞭炮燃放產生的巨大聲響效果,也會被用來驅逐邪祟。除了這些功能外,民眾為了向神明表達感謝,或是宣揚神明神威,也會準備大量鞭炮施炸神轎,例如北港犁炮、虎爺吃炮。家將坐炮,是指家將出陣時,信眾或宮廟集中一堆大量的鞭炮,讓家將團體中的其中一或兩位成員站立其中,再由該團體成員為其點燃鞭炮。此目的,是用來宣揚家將神威。
依照振祐堂八家將團成員的說法,他們是台灣首個進行家將坐炮的團體。其實,振祐堂八家將團創團時,成員們並無特別接受被鞭炮轟炸的練習。民國六十幾年振祐堂八家將團被聘請至雲林虎尾出陣,當時在出陣的沿途上都會有民眾擺放鞭炮歡迎遶境隊伍。振祐堂其中一位名為黃文傑的成員,被一名不相識的信眾以言語相激:「你若腳數(kioh-siàu) 好,你就把這堆鞭炮坐下去。」年輕氣盛的他,不服對方的言語挑釁,便大膽接受大量鞭炮的炮炸。後來,在那次出陣後,每個振祐堂的裝將人員都對坐炮躍躍欲試。直到民國七零年底、八零年初,他們才偶有聽聞某些其他家將團的部分成員也開始挑戰坐炮。
裝將人員舉行上馬儀式後,他們的身分便是代表將神。每個有過坐炮經驗的振祐堂八家將團成員,即使平常看到大量的鞭炮都會心懷恐懼,但是當他們開臉成為八家將神並進行坐炮,都會想嘗試更大量的鞭炮,甚至主動示意工作人員把多堆鞭炮集中於他身旁。許多團員們記得,某次振祐堂八家將團至雲林虎尾出陣時,一位開設海產店的熱情老闆,用平時裝載大量高麗菜的竹簍把鞭炮裝滿,接著把竹簍倒扣讓鞭炮堆立在路旁,以供坐炮使用。振祐堂八家將團成員縱使已經習慣坐炮,對於這樣大量的鞭炮,也沒人上前嘗試。當時,這堆鞭炮旁邊設有一紅壇,因此八家將們先至案桌前向座上神明致意。就在已經展演完畢的家將還在等待其他組家將進行套式展演時,突然,負責裝扮范將軍(矮爺)的成員,獨自跑到那堆鞭炮前,工作人員立刻為他點燃鞭炮。當他坐炮結束後,圍觀的民眾們紛紛為他的英勇拍手叫好,只是這位裝扮范將軍的成員,依舊站立在原處,待工作人員輕拍他肩膀他才回過神。結束出陣後,其餘家將團成員問他,為何有勇氣去面對那麼多鞭炮?他直呼這並不是出自他的個人意願,而是有個力量拉他站到炮堆前方,即使他有意識想要離開,身體卻動不了,當他回過神後,已經聽到民眾對他的讚賞,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方才發生的事情。
在振祐堂八家將團大量受到聘請的年代,團員每次出陣結束,都會互相比較自己身上的衣物是否比其他人有更多殘破處。一般來說,平均每兩次出陣,振祐堂八家將團的主事者便要重新訂做八家將的衣物。目前,由於民俗現場使用的鞭炮質量較為不好,一次施放過於大量的鞭炮容易引起意外,因此現在的振祐堂八家將團成員也不再把殘破衣物視為出陣後的戰利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