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全家福照片是劉培智先生(1927-1979)奉派去比利時進修前一年在新竹的照相館所拍攝。1960年任職於臺灣電力公司的劉培智先生公派赴比利時ACEC工廠實習進修半年。
當時時空背景,並不像現代網路科技發達,可即時通訊,故去照相館拍照是當時社會對記錄生活和特別日子留念的方式,所以在劉培智先生赴歐前,特別帶妻子王碧客女士(1931-)與孩子們一起去家裡附近的照相館拍全家福照。
台灣在1960年代已有個人照相機,但物稀價高仍不普及,所以有時會請擁有相機的親戚幫忙拍照,但大多時候會去照相館拍照。直到1970年雙眼相機盛行,價格降低,擁有一台個人相機是白領階級的生活時尚,如劉培智先生便是業餘攝影愛好者。據其子女回憶,以前週末末假日時,父母便經常帶著相機和三腳架出遊,用相機記錄家庭生活紀錄,保留不少珍貴照片,當然也將王碧客女士穿旗袍的美麗倩影留存。
王碧客女士為了拍這張全家福照特別挑選一件黒底紅花緞面的旗袍,有精緻的緄邊以及柔軟的布料,搭配精心裝扮的髮型,非常標緻。據其長女劉敏女士回憶提到:「我記得料子好軟,我喜歡靠在媽媽身邊摸著軟軟的料子,覺得好溫暖。」
2020年訪談王碧客女士時,王女士提到其實她年輕時還有不少漂亮旗袍,丈夫劉先生喜歡攝影,眼光獨特,挑選的布料都非常好看,因此在製作旗袍多半選擇雅致的剪裁與做工細緻的旗袍師傅,以簡單俐落的風格展現布料之美,因此還有不少細工緄邊的旗袍,由於長女劉敏女士在美國學習的專業是服裝,故將不少旗袍帶到美國保存收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