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蜻蜓

竹蜻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東勢地區稱蜻蜓為揚尾,竹揚尾(大埔腔客語:zhugrhongˇ mui+)係利用空氣浮力飛起,當浮力減弱時則落下地面,當竹片旋轉時會將空氣向下推,空氣同時也產生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這股升力隨著竹片的斜角而改變,斜角愈大,升力也就愈大,反之則愈小,當升力大於本身重量時,竹蜻蜓自然就可向上飛起


竹蜻蜓製作簡易,步驟為:(1)在竹片的中心點,用刀鑿出小洞;(2)在中心點左右約1公分處各畫線標記;(3) 左右邊分別自標線至邊緣削成45度角的斜面,當作螺旋片,兩邊傾斜面的厚度及長度要一致才會平衡;(4)取1細竹筷插入竹片的孔洞中,可使用膠水黏著,即完成竹蜻蜓製作。


會飛上天的童玩自然吸引孩童的目光,竹蜻蜓運用竹片、竹筷等簡易竹材即可製成,玩耍時,經由雙手前後扭轉數次後放手,即可讓竹蜻蜓向上飛起,天空中好似一隻展翅飛舞的蜻蜓般,一段屬於孩童懷抱飛行夢想的記憶;現今坊間有彩繪竹蜻蜓DIY童玩的販售,將竹片與小竹桿組合即完成竹蜻蜓的製作,非常方便。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竹蜻蜓 / 撰寫者:顧志莉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434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別名
竹揚尾
撰寫者
顧志莉
貢獻者
照片提供者
林建緜
創作者
林鑫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11/16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