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和平街

跟和平街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和平街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林靜宜〈和平街〉出自《山水蘭陽》一書。本文描寫和平街的歷史,也介紹了十三行和盧宅的建築。

  吳沙率領漢人進入蘭陽開墾,頭城(頭圍)是最先落腳的地方,而航行的船隻,總會在最高的地方建造媽祖堂,等船安全泊港後再擇地安奉,慶元宮就是這樣來的。始建於嘉慶元年,故名為慶元宮,因為供奉的是媽祖,所以又稱媽祖宮,是頭城最古老的廟宇。以慶元宮為中心,是以往的河港,南北街屋形成熱鬧的市集。

  十三行是盧家的商行及倉棧的總稱,也是昔日商業的主要活動區域。這裡的富商都有船隻,從烏石港出發,直接航行於中國從事貿易。盧家是宜蘭地區的首富,子孫從事經商,人才輩出,曾任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的盧纘祥是其中的佼佼者,對於造福鄉里、教育人才特別用心。盧宅建造於1928年,特別聘請參與過台灣總督府建築工作的宋祖平先生設計(按︰此為早期說法,後期盧家後人說是總督府的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室內走廊的磁磚還特別從爪哇運來,可見盧宅建築的氣派與講究,非一般民宅可比擬。

  雖然經過歲月的痕跡,和平街屋後人始終保持著隨遇而安的心境,從慶元宮到福德祠之間的古老街道,是頭城的精華地段,拆除是老街躲不過的命運,可以想見未來,(節錄)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和平街 / 撰寫者:黃憲作;王怡云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3565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別名
「山水蘭陽」報導文學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
副標題
蘭陽文學叢書之十
撰寫者
黃憲作;王怡云
創作者
林靜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3
ISBN
957-00-6957-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