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根:味苦而甘,治筋骨及跌打損傷良藥。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一條根的醫療功效。
這則介紹一條根的史料出自於《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廳志》有兩位作者,分別為陳淑均和李祺生。1830年(清道光10年),適逢當時的臺灣府研議新修府志,陳淑均便以晉江舉人的身分擔任總纂,並由貢生盧永昌、林逢春,監生楊德昭、蔡長春,生員李祺生負責採訪,搜集資料。四年後,由於陳淑均離職,《噶瑪蘭廳志》的撰寫工作一度暫停。1838年,陳淑均受聘於鹿港文開書院,向噶瑪蘭廳索取原稿並加以訂正。及後董正官任通判,請生員李祺生校對陳淑均之稿件,至此《噶瑪蘭廳志》方撰寫完成。
本條史料所指稱的一條根應該是豆科植物千金拔屬千金拔的別名,其主要功效為袪風利濕,強筋健骨。因為民間使用經驗認為,千金拔除了袪風濕的功效之外,還有補肝腎、健筋骨的作用,因此一條根作為保健藥酒的材料,頗受民眾的喜愛。臺灣青草藥所使用的一條根,多為藥名為白馬屎的大葉千金拔,這是因為故老相傳,大葉千金拔的功效較其他千金拔佳。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